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小门店大天地--岳阳县开展创业教育纪实

小门店大天地--岳阳县开展创业教育纪实

2017-11-29




 


在岳阳县城荣家湾,有一条街叫作“师生创业街”。

  这条街从岳阳县职业中专两个校区间穿过,临街有学校的26个门面。

  过去,由于这条街是校园大道,出于安全和管理需要,门面要么闲置,要么做了学生的临时宿舍,没利用起来。

  现在,这条街开辟成了“师生创业街”,在岳阳县很快“小有名气”了。

 

 “一定要让创业教育落地生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起“师生创业街”的来由,岳阳县教育局局长李有根头头是道。

  他介绍说,岳阳县职业教育一直发展迅猛,职教的“一把手工程”和职教中心经验已经声名远播。这些年,岳阳县又开始涌动全民创业的热潮。为此,县里成立了全民自主创业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挂帅,主管副县长直接抓,还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面临着培养的学生是“毕业即失业”还是“毕业即创业”的严峻形势。这促使了岳阳县职教的育人模式由培养打工型人才向培养个体创业型人才转型。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一个窗口和样板来带动全民创业。

  “何不就地取材,从小门店开始?”正在思考如何破局的县职业中专领导眼睛一亮。

  的确,一旦跳出学校的窄小视野,那些闲置门面的价值马上凸显出来了。大家发现门面的周边其实已经有五六个生活小区、一所小学、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

 

  

  它们多好用于“练把式”啊!这时,正是2012年下学期。

  学校有了这个想法,就找教育局局长李有根和分管副局长张登高商量。两位局长一听,认为这是大好事,与他们的想法也不谋而合,于是马上与学校领导一起到主管副县长周里那儿汇报。

  “一定把这些门面用好,当作我们县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基地来打造。”周副县长一听很高兴,立即电话联系了劳动局等相关部门领导,要求他们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特事特办,全力予以支持。

  就这样,“师生创业街”拉开了大幕。

  以“师生创业街”为抓手,创业教育很快成为岳阳县职业中专的“一把手工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时出台了《岳阳县职业中专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创业教育办公室值班制度》《带教师傅职责》《见习、实习评价标准》等制度,以此规范创业教育活动。

  “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学校决定放弃可观的对外租金,所有门店优先给学校师生进行创业,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费用。当时乃至现在,有不少生意老板托亲朋好友向我和其他学校领导打招呼,要求租用这些门面进行经营,均被我们婉言拒绝。”岳阳县职业中专党委书记汪东九向我们介绍说,“学校规定,所有门店开张后,每天将派12名学生轮流去门店见习,每天要写见习日志,记录见习期间的收获和疑问,并交给门店带教师傅和专业老师一起检查,而老师检查日志将纳入绩效工资考评体系。另外,每学期带教师傅和学校专业老师对见习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评价。”

  有了“师生创业街”这些小门店,大家就可以在这块试验田里“摸着石头过河”: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如何深度融合?学业需要和企业岗位如何连贯一气?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角色如何顺利转换?

  “学校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思路:化整为零,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双元管理。我们旨在引企业入校,校企共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堂同厂店联通,使学生直接感悟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业意识,为学生搭起直通企业的桥梁。我们建设的‘师生创业街’,在孵化项目之外还兼具教育功能、辅助功能,甚至是学生在市场惊涛骇浪之下的一个避风港湾。”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波说。

  今年73日,岳阳县县委书记毛知兵饶有兴致地察看了“师生创业街”,并和会计代理店、电脑维修店、旅行社门店的师生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毛书记幽默地说:“你们搞得很好,我都想来这里搞个门面了。只可惜我不符合条件,没有掌握你们需要的专业技能啊。”

  毛知兵对“师生创业街”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利用好这一平台开展创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以“师生创业街”为孵化基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带动全县全民创业。他还当场对“师生创业街”店户提出的8万元免息小额贷款政策向有关部门作了批示。

  “一定要让创业教育落地生根!”面对记者的采访,李有根多次这样强调。

 


 

  给学生一个创业的“起点”和“支点”

 

      20138月,路过岳阳县职业中专的市民发现,学校门口处悄然树立了一块“师生创业街”的石碑,该校所属范围的26个门面经过统一规划设计、整体装修后,面貌焕然一新。阳光会计、三江旅游、精诚电脑维修、海翔电脑科技、欧宝利服装设计、中意家电维修、合创通信电子、梦里水香—水培花卉等多家门蒋时遇有幸成为“师生创业街”的第一批老板中的一份子,开起了这家“中意家电维修”的门店。之前,他职校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电机工,月薪达到6000余元。“去年,听说母校办创业一条街,马上报了个名。”

  蒋时遇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学生在店里实习,不仅有人帮我看店,有的时候还可以当我的帮手,这给我省了不少费用。同时,我这30多平方米的门面,在别的地方要1000多元一个月的租金,而现在有了优惠措施,我一分钱都不用交,现在我一个月的纯收入都有1万多元。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刚和记者聊完,蒋时遇马上向身边的学生介绍安装电路时的操作方法。他虽然业务很忙,但并没有忘记自己“带教师傅”的身份,经常拿店里的案例让学生“练手”。这天,为了讲解电路是如何规范布线的,蒋时遇准备直接带学生到客户家里,现场教他们操作。

  像这样上课的师傅,在“师生创业街”里绝不止蒋时遇一人。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得到创业意识熏陶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李珊是在蒋时遇店里实习的一名电子专业三年级学生,他向记者坦言:“我从去年开始到这里实习,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一有空就‘耗’在这里。一开始我特别胆小害羞、不善言辞,可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不得不去突破,你看我现在能说会道多了吧。”说完这番话,他把记者拉到了一边,给记者说了个“秘密”:“我们学技术的,经验很重要。蒋师傅从中专毕业后,花了五六千元找了个师傅,才学到这么一身本领呢!现在,我们在这里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真的占了大便宜嘞!”

  他有着自己的想法,毕业后,在岳阳县开一家自己的家电维修店。“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开店的很多知识,我相信我能做好。”对于未来,李珊充满了期待。

  “的确,学校每年有数百名毕业生加入到创业新军的队伍中,还带动了更多毕业生优质就业。”学校就业处主任方永中说,“其实我们的做法很简单,多一些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工场,少一些教授纯理论的教室。”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一个学生创业时的豪言壮语,但只有教给学生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本领,并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再给他们一个能够把握的支点,才能避免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现在,走在100多米长的创业街上,一家家店铺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欧宝利服装设计门店,营销专业的李程骄傲地说,自己一个人有一天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元,“学校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各种便利。”在采访中,大部分学生介绍,在读书期间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在踏入社会之前能有一些创业的实践,从而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营销专业学生陈兰在“见习日志”上写道:当你被拒绝了一百次以后,你还能很镇定地拿起电话拨出去第一百零一个号码,你就成长了,而我,就是拎起话筒的那一个。“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一双手,更是一双会思考的手!”扎根于社会生态体系中的创业实践,让学生开始作了这样的思考,它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是学生心智的成熟和能力的提升。

  “以前,当别人问我在哪里读书时,我都不好意思回答,常支支吾吾说在岳阳县读书,因为我觉得我只是个中职生。但现在不同了,我可以很自豪地回答:‘我是岳阳县职业中专的!’因为在学校经历的创业风雨的洗礼,让我感知了追求成功的脚步!”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

  陈兰的这段话,学校教务处主任、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袁朝辉反复提及。他清楚,学校里还有很多个“陈兰”,这促使他开始反思创业教育的现实和未来意义:接受创业实践后学生首先学会的是生存,他们靠自己的创业实践赚取生活费用,不做“啃老族”。其次,他们也学会了感恩,从自己的辛苦创业中看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乐于用自己赚的钱回报父母。再次,他们学会了学习,由于创业项目直接面向市场,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课堂上遇不到的难题与困惑,这让他们有了主动学习的需求与渴望,而学校也能够通过创业街的需求反馈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开辟‘师生创业街’,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没想到学生经过师傅的培养后,变化这么大。”汪东九说。

 


  为学生人生设定创业的“遗传代码”

 


  农艺专业2012级学生何涛是一位花卉爱好者,并立志从事花卉事业。来到岳阳县职业中专,他立即申请在“师生创业街”学习。这正好与班上同学殷奇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们两个都在“梦里水香—水培花卉”门店里实习。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店里的“顶梁柱”。

  因为热心这一行业,他们工作非常认真也非常投入,双休日和课余时间留一人看店,另外一人就外出跑业务,晚上还一起进行水培花卉的制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他们决定毕业以后相聚岳阳市,共同创办一家水培花卉公司,并将之作为两人共同的终身事业。

  周叶红是旅游专业2013级学生,父母都在沿海办厂,家庭条件不错,刚进校时用钱可谓“挥金如土”,可自从在三江旅行社岳阳县门市部见习以后,她就把钱看得格外重了。为此,周叶红的父亲还专门给学校写来了感谢信,感谢学校对其孩子的教育,感谢“师生创业街”给女儿带来的变化。

  这不,在“师生创业街”里,在海翔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见习的学生付秀婷就正在为1元钱的价格与客户讨价还价,这种现象在这里已经屡见不鲜。因为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创业和经营的艰难,知道财富是靠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所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强了节约的意识。

  这些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带来了整个学校学风的根本转变。同时,通过对接社会,学生进入人生成长的快车道,而且是以一种内化的方式,可谓终身受益。

  从2009年开始,学校组织了毕业的优秀创业学生与在校学生面对面地定期交流。听完创业故事,学生们既有“他们有豁出去的勇气,有实践的热情,浑身散发着一种坚持拼搏的光芒”“写出一百份漂亮的创业策划不如真正做出一个创业公司来得实在”的感叹,也有“我曾经有过同样的思路和想法,是什么阻止了我,没能将创业付诸实际”的疑问。正是通过这些感叹和疑问,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创业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找回自信之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量身打造。”电子专业的学生魏洁说。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由原来的每周一节增加到三节,并开设了企业家大讲堂,让学生在企业家的亲身经历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

  那么,如何使创业活动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效地结合呢?

  “创业教育教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创业,更应是一种能力与精神的培养和锻炼。几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全程感受、学习样板、内化意识、练就技能’为理念的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新格局。”汪东九认为。

  每年新生入学后,岳阳县职业中专总要把创业教育启蒙嵌入入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计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开设了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的综合素质课,如普通话、礼仪、书法等。同时,每个班开设了《职业生涯课》,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点燃其创业热情,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与开创性工作的精神准备,从而主动适应职业要求,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学习求职就业、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师兄师姐的创业史,无疑也是一次鲜活的励志教育。”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波动情地说。不仅如此,公开的励志教育课还造就了学校与邻县一所职业院校的一段“因缘佳话”。

  去年下半年,邻县一所职业院校的徐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岳阳县职业中专时,旁听了一场由创业学生作报告的励志教育课。以“青春激扬,创业助我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现身说法,因全场参与、互动热烈,一次原本计划2课时的教学不得不延长了1个多小时。

  偶然的听讲,给来参观的学生以震撼,触动了他们的神经,并最终促使他们回到自己学校后成立了创业兴趣小组。徐老师说,学生回去后的反馈集中于“创业不再遥远”“人生应该有目标,创业可以成就梦想”“懂得哪些素质能力是最重要的”“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这类活动”。两个月后,他向李波“搬救兵”:“李校长,我这里的创业兴趣小组人数越来越多,超出了我的预期。你那里是否有创业学子自愿到我这里给他们现身说法,讲讲应该如何开始创业,怎么样开拓市场、找项目?”

  除此之外,学校每学年都有计划地举办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举办企业家大讲堂、创业论坛以及校际学生创业经验交流等,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就这样,通过多种形式分享创业经验、体验成功之道,创业文化成为了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与价值追求。

  他们还把学校的路、楼都以“德、技、业”等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主题进行命名,突出就业、创业、立业,营造创业文化。“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当几个教师坐下来就会自然地谈起学生创业的人和事,当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就会讨论有什么项目可以创业时,你就会相信,有种东西已经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这种东西就是创业文化。”岳阳县教育局局长李有根说。

  与此同时,岳阳县职业中专还发挥教学主渠道———课堂的作用,将创业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早在2008年,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学校成立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0个专业委员会,深入研究“中职‘大专业、小工种’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教改实践。之后,学校开设了市场热门的商务英语专业。其次是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特点,调整了部分专业对应的岗位群的教学内容,使毕业生有了更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

  “现在的旅游市场更看重营销这一块的力量,而我们之前这方面的教学相对薄弱。”李波进一步说,鉴于这样的考虑,2009年,旅游专业压缩了原来的酒店管理方面的课程,增加了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以岳阳市红乔旅游有限公司为例,很多学生在这个企业就业,如果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各个环节的门道,不仅能一专多能地为企业服务,还方便日后自己创业。

  陈实移的创业之路诠释了创业教育的成效。20067月从岳阳县职业中专毕业后,他先是在保险公司干了3个月,之后进入一家办公设备公司做经理。工作中,他渐渐萌发了自己做老板的想法,“在学校里接受那些创业培训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做老板。但等到时机成熟时,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有了。”陈实移告诉记者,现在他创办了岳阳县星火英语培训学校,员工有10多人,每年盈利20万元。

  钟正也是一位创业典型。他1998年从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2003年在大连创办了北京金星卓宏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现在,他的公司早已步入正轨,年产值上亿元。他感慨地说:“公司能够活下来,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容易!”

  “不容易”,是钟正创业历程的一个真实写照。他说,能够走到现在,离不开老师前期和后期的帮助。“前期是启蒙引导兴趣阶段,这一阶段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投资兴趣与方向。后期是具体事务操作,各种资源的整合、运作等。”而在后期的运作中,每遇到实际困难,他都会及时向老师请教,咨询解决办法,把握好方向。

  在创业教育的推动下,各专业结合实际,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现在,岳阳县职业中专将课堂搬进了工厂,成立了“厂中校”。

  采访当天,记者刚好碰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彭程同学,他来到岳阳拓邦电子厂设在该校的生产车间进行学习。在生产车间,企业员工正在认真工作,而在老师和带教师傅的指导下,他也在该企业专门设置的教学实习岗位上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们学得很快,也很认真。”“这样的课程,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一些简单的工序,学生们都可以帮助完成。”记者了解到,2011年,岳阳拓邦电子厂投入资金、设备近200万元,派驻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学校开办了拓邦电子产品装配线,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100多个。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200余人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安排轮流进行见习和教学实习,成为该公司的准工人。

  而这,只是岳阳县职业中专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不止是岳阳拓邦电子厂在该校设立了生产车间,岳阳县职业服装厂也在学校设立了一条生产线,有120多名工人在学校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可提供实习和顶岗实习岗位30余个。

  专业对接产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大力神电磁铁厂,该校设立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堂,企业专家和学校老师现场授课,生产一线的真实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了解到环境和文化。而在富雅大酒店设立酒店服务课堂,则让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了企业的运作模式。

  “争取在目前进行校企合作的30余家企业里设立我们的教学课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能工巧匠等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岳阳县职业中专主管实习就业工作的陈恢雄书记介绍道。

  “现在,好像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做老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岳阳县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的‘遗传代码’,就是说要把创业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也许他们现在不会创业,但他们要懂得创业,在今后的岁月里,这种创业的意识就会像一粒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采访到最后,李有根如是解读他所理解的“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