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就业局:用创新思维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就业局:用创新思维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2018-10-30

       就业服务工作既重要又不易创新。但江西省修水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局长朱利华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多年,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基础上,还不时冒出在实践中被证明很管用的“新点子”,思维活跃得如同“90后”,被同事们赞为“50岁的人,20岁的心”。

       近年来,随着修水工业园“一园三区”建设,累计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9个,建成6个返乡创业园标准厂房60多万平方米,打造8个乡镇创业小区,引进返乡创业项目429个。为企业招募员工,成为该县就业局最重要的内容。“要减轻压力,必须不断寻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朱利华说。

       创新首先体现在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把握上。在该县就业局,每个人都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而朱利华推荐的书目最多。最近的一次,是他推荐的《大数据时代》、《工业4.0》等5本书。

     “刚推荐的时候,有些同事觉得这是我们服务的企业才该看的。”朱利华说,“但如果我们不了解服务对象的发展趋势,就很难提前作预案,到时只能被动适应。”

         修水县是人口大县,每年有数千名毕业生需要就业。该县就业局加快发展创业创新平台,2016年,修水县宁红国际商贸城、修水县电商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高校毕业生创业720人,带动就业1380人;2017年,修水县义务返乡创业园被认定为江西省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62家(其中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 20 家),园区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上缴税金703.8万元,基地先后已培育孵化出上规模企业13家;2017年9月在义务返乡创业园创建修水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吸纳高校毕业生创业 29 人,带动就业 64 人。

        根据劳动者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针对残疾人的身体条件,开展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针对年龄偏大又没有劳动技能的贫困群众,开办家政服务和医院护工培训;针对二孩市场需求,组织妇女进行月嫂培训;针对外出务工青年,开展电工电焊等实用技能培训;针对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在家创业的,组织进行创业培训;针对大中专毕业生和留守育儿年轻妇女,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针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开展园区企业技能培训……总之,做到因人施训,应培尽培。

        创新体现在细节上。过去,修水县劳动力就业市场按传统模式修建,宽阔的大厅内人声鼎沸,不少有初步意向求职者和招工者只好挤出大厅找相对清静的地方洽谈。如今,新就业服务大厅求职者可以在新设的服务区做职业素质测试、职业规划等;在洽谈区的“单间”里,求职者和招工者可以不受干扰地仔细交流。同时,创建了“沟通零距离,办事无障碍”服务模式。在办事大厅安装触摸查询一体机,办事群众点击服务项目,显示屏弹出人才招聘、人力资源、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小额贷款菜单,通过各个子菜单可以查阅到办理事项的详细资料和办理流程,求职者信息和招工信息等;设置政策咨询台,为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发放一次性业务流程告知单;在办事大厅开通无线"WiFi",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不仅可利用网络补充办理业务所需的资料信息,还可以在排队等候过程中上网办公、娱乐;设置充电区,为许多群众解决了手机、电脑没电无法使用的困扰;网络招聘活动常态化,在修水在线、修水人才网开设招聘专栏,将毕业派遣回修水的高校生源录入网站数据库,用人单位通过登录修水在线、修水人才网,即可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人才;建立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利用大数据平台开通网上报名方式,简化报名流程,全面推进网络化办理,实现报名无纸化、信息化目标,实行与经办银行联合办公,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提高了放贷效率。

        创新还体现在长效机制的建立上。每年该县工业园区都需要大量的务工者,有时企业临时加订单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的人手。刚开始时,全局干部急得“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那次突击性任务完成后,朱利华提出要在县内外建长效合作机制,与12个周边县(市、区)共同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平台共建、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合作共赢。多次组织重点企业到周边县区对接,与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建立了良好的劳务合作关系,近两年湖南、四川、贵州等地来修水园区务工人员近300人,使园区员工队伍得到优化,为企业用工提供长期保障。与此同时,该局还与修水县职业中专合作,建起临时用工“蓄水池”,在7天内就能满足企业对临时用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