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新密市: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新密市: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2017-12-04

新密市教体局         郭卫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的力量,就没有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没有特色的文化,就不能凸显地域特色发展的品牌。近年来,新密市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目标,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一、依托“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开展特色文化培训活动。

  “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是新密市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育系统内工程。即职业学校、成人社区学校、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之间携手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共育人才、共同发展。“工程”实施以来,职教中心、雕塑中专等职业学校每年3-5月份之间,向各初级中学毕业班派出专家、学者和专任教师,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外,还开展了国画艺术、服饰文化、石雕‐玉雕‐木雕‐泥塑与佛教文化等方面地域的特色文化艺术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培训六期,参训初高中毕业生3万余人。“职普成联手共发展工程”的全面实施,对于全市群众文化水平、文明程度、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形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14年12月17日,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经济蓝皮书(2015)》发布全省各县市幸福指数,其中新密市民生幸福指数最高,位居全省108个县(市)第一名。

  二、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教育培训,加快推进农村成人学校向社区教育转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转变。新密市与时俱进,主动调整思路积极鼓励成人学校向社区学校转型。在年度目标责任的安排上,除要求各成人学校在搞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结合辖区文化特色,开展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各成人学校积极尝试、不断探索,在完成技术培训的前提下,尝试着与所在村(社区)文化大院联合,举办了法制教育、科普知识、卫生健康等专题讲座;开展了戏曲、舞蹈、象棋、书画艺术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成教专干郑建设依托书法艺术的专长,成立了岳村镇 “建设书法协会”,开展了十多期书法艺术教育培训,参训居民300多人次。大隗镇成教专干孙烈江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曾多次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在他的推动下,创办了大隗梨园春俱乐部,并于每周周日开展戏曲演唱培训和比赛活动;在纸坊村新村社区成立了大隗舞蹈俱乐部,并于每周二、周三开展广场舞、交谊舞培训;在大隗镇振北回民小学成立了大隗乒乓球俱乐部,免费为该校师生和驻村群众开展培训,上述系列培训年参训群众上千人。在社区教育的大力推动下,大隗镇大隗村、袁庄乡靳沟村、米村镇寺沟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广场舞村”;城关镇楚沟村、曲梁镇下牛村、超化镇王岗村成为小有名气的“书法村”;超化镇黄固寺村、岳村镇桥沟村成为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 “戏曲村”……。

  三、借力“全民学习活动周”,表彰发掘地域特色文化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为弘扬全民终身学习,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鼓舞激励身边的人,2009年以来,该市每年都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2014年9月,该市举办了首届“新密市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推荐活动。通过个人申报、群众测评、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命名表彰、事迹展示六个关键环节层层把关,评选出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的百姓学习先进典型, 50名热爱学习的普通民众被评为新密市2014年“百姓学习之星”。

  新密市境内拥有伏羲文化、黄帝文化、郑文化、梁祝文化、吹歌文化、溱洧婚俗文化等历史遗迹、地名、史料记载和文化传说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诗经•郑风、桧风》的地名,绝大部分都在新密市境内。其中最著名的《溱洧》、《褰裳》二首诗歌中的溱洧二水的名字,今天仍在使用。2008年2月,超化吹歌获得文化部“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2009年,新密溱洧婚俗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遍了新密市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以学习为乐,痴迷于弘扬地域文化,策划并参与羲皇文化景区等景区建设的新密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杨建敏和致力于研究新密羲皇文化市委党校校务委员的张怀州等四位同志被评为 2014年郑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出生于1934年4月,参与普查新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参与编纂《新密县衙文化》《新密民俗志》《新密地名传说故事》等书籍的现年80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王衍村被评为2014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达到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示范引领作用的目地。

  四,整合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和社会特色文化,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的教育培训和繁荣发展。

  新密市地域文化氛围浓厚。既拥有新密市伏羲文化、黄帝文化研究的专业协会,也拥有民间的文化团体;市职教中心编著了《溱洧婚俗文化》并开展了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民办新世纪学校就有新世纪文学沙龙、屏阳诗社、高克勤书法工作室、刘书深、李宗银美术工作室等文化团体,也由《屏阳诗苑》杂志、《世纪风》文学报等刊物,第二中专的书法美术工作室和装裱培训班也很有特色;通达汽车中专的新密市书法协会每月开展一次书法展,烹饪协会每年分春秋两季开展两次烹饪基本功技能大赛;雕塑中专和通达中专也都结合各自优势积极举办雕塑艺术文化展、雕刻技能大赛等活动,积极参加新密市政府举办的蓝领工人技能大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参与人员既有本地政界名流、商界大腕、学界精英,也有民间草根精粹和普通民众。真正达到了全民学习、人人参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良好效果。

  五、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和专业技术建设教育培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围绕新密市打造千亿级耐材基地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中心工作,聘请了中科院院士钟香崇以及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开展了耐火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成人中专、广播电视大学配合市委组织部,计划开展十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培训八期共500名学员。二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服务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尖山金银花种植、白寨密香杏栽培与管理、城关镇大雁养殖、大隗镇核桃种植等独具乡土特色的农业类培训项目以及超化镇耐火材料、曲梁镇服装制作工艺、大隗镇造纸技术工艺、白寨镇石雕、牛店镇煤矿安全培训是独具地域特色的工业技术类项目培训。三是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开展了市成人中专刺绣、服饰和武术表演等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在雕塑中专完成了石雕和玉雕专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也实现了通达中专红木家具雕刻专业的顺利开办。四是立足于境内羲皇文化历史遗迹众多,大力宣传和推介黄帝宫、新密县衙、伏羲大峡谷、天爷洞、打虎亭、南泉寺、助泉寺等旅游文化和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服务于本土特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注:本文摘录自《中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