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模式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模式

2017-04-12

    武清区农机中心

    武清区农机中心以服务全区农业机械用户为己任,多措并举力抓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构建一个为全区农机人员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的新型农民培训平台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模式,为武清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 发挥培训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方式,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步伐。

    在培训中,我中心围绕着全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参照《天津市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武清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阳光工程实施方案》、《阳光工程培训管理办法》、《阳光工程资金使用办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等多种方案,以便细致、完整、规范的开展培训工作。同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型农民的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要打造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农机带头人,尤其是能把农业产业技术转化到实际应用推广中的链接人,用最新的农机设备装备到农业中。

    今年受训的100人中,我们经过反复的敲定,最终确定了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40名骨干成员为第一批新型农民培训的学员, 同时挑选有创业意向或者正在创业中的农机维修站点人员60名,为重点培训对象,作为第二批培训学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创建了信息管理平台,对100名培训学员点对点的服务,通过短信群发,救援电话呼叫,信息平台共享等方式,开源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与大型的全国优秀的合作社、农机维修站点联系,免费的参观学习,让受训学员第一视角的对创业、对经营、对技术有新的概念。

    二、 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推广新技术、拓展资源面。

    在培训中,我们重点突出农机示范合作社的示范引导作用。“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我区发展最快的合作社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下,武清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不断涌现,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农机化学校对接,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在“诚实守信、服务周到”上下功夫。在培训过程中,帮助其制定了四个原则:一是注重作业质量。作业前维修、保养机具到位,作业中发现作业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并不收农民一分钱作业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服务热情周到。对农户的机械化作业需求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在农忙时节,一天工作18个小时,抢收、抢种昼夜作业,赢得了农户的满意。三是保持作业价格稳定。主要以扩大作业量,促进合作社滚动发展,绝不向农民乱收费,也不轻易将农机、油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转嫁给农民,对本村的困难户、五保户还提供无偿服务。四是与农民共同致富。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不断吸收新成员,带动他们共同致富。

    由于信誉好,机具先进,作业质量高,该合作社在广大农民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周边地区的农户纷纷向合作社靠拢。目前,其服务范围已辐射到周边4个镇16个村,服务农户数量达3000多户。今年,共开展机械化作业32400亩,其中:旋耕7500亩,机收6800亩,机播5700亩、机械植保5000亩,秸秆还田3200亩、土地深松3000亩,激光平地1200亩。

    三、 深挖产业带头人,跟踪服务,重点扶持。

    在加强与合作社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与发展中的合作社加强联系,在有意创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难题,遇到瓶颈的学员予以重点的帮扶,上马台镇是我区撤村建居的大镇,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较大。大辛庄村民鲁全刚是一个28岁的小伙子,从事农业近7年了,也说得上一个“老机手”了,在全区的农机从业这种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个,自从有了农机补贴,购买了多台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经营情况刚刚见起色,正想建立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结果在撤村建居的大形势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今年的培训中,我们从作业范围调整,到机具升级换代,合作社建立手续扶持,银行贷款,免费培训机手,合理搭配人员,节约成本,联系机具厂家,降低作业成本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近半个月的点对点培训,鲁全钢建立了自己的合作社,拿到了工商局发的营业执照,对农机作业的前景也是充满了信心。下一步,鲁全刚结合全区奶牛优势产业,有的放矢,联系了5000亩优质青饲种植基地,志在成为全区最大的青饲种植合作社。

    四、 经验总结

    经验之一:走专家引领、名师示范之路

    要让参训教师学有所获,就得提高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挖掘师资资源。培训中,选聘了学校6位名师作为学科主讲教师,另外,还聘请了近2名专家名师引领示范,让我校的教职工开阔视野,提升了素质。三批培训过程中,每一批都参加课堂教学示范。以提高自身素质。

    经验之二:创新培训模式,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

    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选准了切入点,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效。培训过程中,我们除了理论培训外还安排了名师与本校老师同台互动,观看教学光盘,学员上汇报课,学员研讨,说课、评课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的培训让学员们学有所获。

    经验之三:“讲师团”送教下乡,开展校本培训

    素质提升工程有54学时要通过校本培训来完成,为了不搞形式走过场。我校成立了“讲师团”,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这为提升工程培训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师资保障。

    经验之四:严格过程管理,严肃考风考纪

    我们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为每一期培训班配齐组班教师,主要负责培训期间的管理工作。如到课率管理全部采用“固定位置、签到加点名”的方式进行;由组班教师负责考核,认真对学员的听课笔记、作业、出勤、态度纪律量化评分,严格的过程管理使学员们对培训不敢懈怠,整个培训到课率高,实效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