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桐庐 > 家乡的故事——走进方干

家乡的故事——走进方干

2017-12-14

    方干(809年)出生在新定,(今淳安县清溪)的一户人家,字雄飞,号玄英。父亲方肃是一名进士,平时与当时的名士,分水的施肩吾,徐凝还有横村的章八元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或者吟诗作赋。在(815)年,6岁的方干就开蒙了,他记忆力奇佳,父亲方肃教他读书识字,没几天就认识了很多的字,《千字文》和《声律启蒙》就倒背如流了。《声律启蒙》是诗歌的基础教程,“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都说,读了《声律启蒙》,吟诗作赋无所不能。此言不虚,方干自从开蒙后,就会写诗了。

    这一天文人聚会,睦州六县,淳安县,桐庐县,分水县,遂安县,建德县,寿昌县六县的文人集中在一起在富春江严子陵钓台下畅饮,方干,施肩吾,徐凝,章八元,李频, 喻凫、翁洮,周朴,喻坦之,皇浦湜等。大家一阵客套之后,施肩吾说:“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严子陵钓台下欢聚一堂。一,是仰慕东汉名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而千古留名。二,我们江南是人文荟萃之地,各位可以即席作诗一首,以祝雅兴。”接着大家都是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首诗作。后来,人们把这次文人雅士的聚会称为睦州诗会,把这次收集起来的诗歌编成了一本书《睦州诗派》,流传于世。

    也就是在这次聚会, 方干在父亲的介绍下认识了分水的徐凝先生,徐凝看到方干眉清目秀,很是喜欢。徐凝对方肃说:“令公子几岁了,学诗律了吗?”方肃说:“没有呢,只是刚刚开蒙而已。”方干听了说:“徐伯伯,你教我作诗吧?”徐凝迟疑不决,说:“时下,兴诗词歌赋已经多年,考试也是考诗词歌赋,如果临场发挥好,一旦中进士,那就不错了。不过要考进士也难啊。”徐凝说:“那我出一个上联对对,风声度竹有琴韵。”方干沉默片刻,脱口而成,“月影写梅无墨痕。”徐凝一听,想:“真是好联,对的这么工整。恐怕在坐的也没有几人能够对得这么工整啊。此人前途不可限量。”从此,方干就拜在徐凝门下学习诗律。

3年后,9岁的方干回新定的老家。一天,爸爸方肃出门去了。方干突发灵感,吟了一首好诗,《中秋月》 :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非常的高兴,“爸爸,爸爸。”他要告诉爸爸,我又写了一首诗。他就去寻找方肃。可是就是没有寻找到,走着走着,嘴里念着刚刚写出来的诗歌,不小心双脚绊了一下,跌倒在地,嘴唇跌破了,刚好分成两瓣,满嘴都是鲜血淋淋的。方干就撕心裂肺的哭,附近的邻居看到就扶着方干起来,还有的邻居去外面把方肃寻找回来。方肃一看,方干好端端的就变成这样,心里很难过啊,急急忙忙去寻找了乡里的土郎中,土郎中看看方干,摇摇头说:“赶快送到县里去医治吧?”方肃背着方干,就往县城而去。在路上,方干说:“爸爸,我写了一首诗。”接着,就念了出来。方肃想:“这下糟糕,好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变成这么难看了,不要说功名富贵难求,就是媳妇也难寻找,怎么办呢?”方干说:“爸爸我的诗怎么样?”方肃说:“不错不错,进步很大,进步很大。”他们到了县城,方肃寻找到了一个老医生,老医生看看方干的嘴唇,摇摇头说:“另请高明吧?”老医生只是开了一些消炎止血的药。就让他们走了,方干跌破的嘴唇不能痊愈,邻居以及认识他的人,都是为他惋惜。

                                                                                                         

  

    方干自从跌破嘴唇成为缺唇,讲话漏口风,口音不正确。别人都用异常的眼光看他,把他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方干想:“只有自己强大了,就不怕别人有看法,我一定要考个功名,要超过你们。”方干暗暗的下了决心,闭门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最是男儿立志时。他连连写了100多首诗歌作品,又把作品集中在一起,抄成一本,又用麻绳装订,封面上写上了《方干诗集》,每天都把诗集带在身边。

    不久,乡里很多人都知道方干会作诗,而且写得很好。还有写得一手好字,人们不管是红白喜事都叫上他,就他写对联啊,墓志铭等等,方干渐渐的在淳安县成了名士。

    由于父亲方肃经常往来于睦州六县,与文朋诗友交流。他也带着方干认识了许多朋友,也是让方干见见世面。因此也就认识了桐庐县横村的章八元父子,章八元父子看了方干的《方干诗集》,很欣赏方干的才华。也就邀请方干去他家做客,唠唠家常什么的。

    在方干18岁这一年,也就是(827)年,在父亲方肃的张罗下,章八元不嫌弃方干的外貌,将漂亮的女儿章氏许配方干为妻。在洞房花烛夜,方干对章氏说:“夫人,我生得如此丑陋,现在又没有功名富贵,你不嫌弃我?真让我感动!”夫人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也是羡慕相公的才华啊。相公虽然面貌丑陋,可是心中没有尘埃,为人淳朴,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想过的平平淡淡的日子。”

    由于方干把心思都放在功名上,他的生活过得不是很富裕,经常为一日三餐发愁。为了生计,他只好坐馆教育一些学生聊以糊口。

    在(847)年,方干已经38岁了,大考之年,方干文思泉涌,做了一篇锦绣文章,发榜,方干高高的中了第三名进士。这使方干欣喜若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功名。朋友们都为他的成功而高兴。正当方干兴高采烈,高兴之时,又传来了一个消息。无疑是给方干当头浇了一盘冷水。原来一个主考官,看看方干的文章虽然不错,可是人缺唇,实在是丑陋,说话时,一开一合,就像兔子吃草的样子,实在不雅。于是上奏朝廷,说:“功名不可以给这么丑陋的人。”方干很是气愤,怎么会这样啊,我是有才学的啊。方干无奈,只叹自己与功名无缘。

    在(848)年 2月,方干想想自己遭遇,又想到了富春江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心也轻松了许多。严子陵不适王侯不争名,宁愿做个了无牵无挂的隐士。实在令人敬佩。于是方干就举家迁入了富春江的严子陵钓台对面的严陵邬(白云村),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他在这里朋友很多,李频啊是学生,喻凫他们啊,都是好朋友,他们一有空闲就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吟诗,虽然日子过得清贫,每天粗茶淡饭,倒也过得潇洒。

 

方干胸中的抱负不能施展,虽然说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可是总有一种失落感。自己是有真才实学的,绝非沽名钓誉之辈。可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功名富贵也是重要的。科考也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经。读书人每天子曰诗云,手无缚鸡之力。不是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像那个李白,也是没有功名的,不就是写得一首好诗吗?主要也是要贵人提携和帮助。

    这一天,方干的学生李频,好朋友郑仁规,陶祥,喻凫又在一起聚会了。在宴席上,方干倒了一杯酒,说:“各位兄弟,我想我们读书人的出路在于科举,可是我这样子就是考上也是无人欣赏啊?”说完。就放声大哭着。李频劝说:“方老师,不要这样啊,我们都是知道你是有才学的。不过再好是有人引荐,就好一些,但愿碰到一个只重视才学,不看外貌的好人。”郑仁规说:“听说刚刚上任的杭州太守姚合是个读书人,很重视有才学的,我们不妨去拜访拜访他,或许一高兴,就会向上级推荐我们也不一定的。”陶祥,喻凫二人看到方干如此,心里也不好受,只好说:“也有这个可能,要不,咱们选个日子去见见杭州姚太守。”

   又一天,方干李频等十数人一同去了杭州,到了杭州府。方干递上名贴。姚太守叫大家在客厅等候,他处理好公务就过来。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光景,姚太守终于才过来,他叫方干等人坐下,一个个的自我介绍,当方干自我介绍的时候,方干说:“姚太守,我就是桐庐县方干!”说完,就递上那本《方干诗集》。姚太守一看方干的容貌,讲话时一开一合,十分的难看,嘴里不说,心里不快。站起来拂袖而去。方干等人只好不好意思的退了出来。待方干他们走了,姚太守看到了方干留在这里的那本《方干诗集》,就翻开阅读。当他看到,《采莲》和 《题君山》二首诗: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指剥春葱腕似雪,

            画桡轻拨蒲根月。兰舟尺速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姚太守看了这二首诗,不禁拍案叫绝。心中想道:“想不到这个桐庐的方干,面貌虽然丑陋,心中却有如此才学,真是让人意料之外也。”他马上叫家人去寻找方干,又把方干请回来。

    姚太守对方干说:“刚才多有得罪,望多多原谅。”方干说:“都是我的不是,我的嘴唇是小时候吟诗作赋推敲,得了佳句出神,不小心跌倒跌破嘴唇。一直未碰得名医,就没有痊愈,让姚太守受惊了,真是得罪得罪!”姚太守客套了一般,就摆上宴席,为方干接风洗尘。

    方干在姚太守家里十多天,姚太守不管到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向别人介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天,姚太守公务繁忙,外出公干。姚太守临时决定去了,他对方干说:“阁下的才学不在我之下,我一定要推荐你去京城做官。你回家去等我的好消息吧!”方干才恋恋不舍的回到了桐庐县富春江白云的老家。

 

    

    李频睦州寿昌县人,字德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这一次和老师方干,郑仁规,陶祥,喻凫一起去杭州姚府。由于人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姚合的一个女儿,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十分的美貌。他看中了李频,非他不嫁。姚合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中进士做官,再来我家提亲。”

    李频家里条件也没有那么好,开始也是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心里想:“这不是天下掉馅饼的事情吗,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姚合女儿就悄悄的资助给李频一些银子。李频回家后在西山搭建了一间茅庐,在里面苦读。李频的老师是方干,方干知道了他们的事情,以为东床之选,就李频说:“你就好好读书吧,我给你这做媒人吧。”

    在(854)年李频中了进士。方干就给李频去了姚府提亲,才子佳人成就了一一段佳话。同是这一年方干又考中进士,这应该是高兴的事情,可是方干心事重重,希望碰到重视才学的人。可是结果如何呢?当然又让他失望而归。

    当这一届的主考官看到方干的诗后,知道方干是个才子,可是自从看到方干本人外貌之后,心里就不高兴了,他想:“像他这样的相貌怎么可以当官呢?”于是上揍朝廷说:“方干虽然有才,可是外貌这么丑陋,如果给这么丑陋的人当官,外面的人会怎么看我们啊,会说我中国没有人了啊?”自然方干又一次落第了。方干知道自己与功名富贵真是无缘,也就不怎么往那方面去想了。

    方干的诗歌很多人都读过,在浙江地区名声很响,他的诗歌也很多人喜欢,还被人谱曲传唱,流传很广。

    一天,有一个叫王龟的人,时任浙东廉访使,是个很正直的人。他听说桐庐县方干很有才能,也听到了方干的遭遇,他很同情方干。他和大诗人韦庄商量,说:“我们推荐一下方干吧,方干可是江南才子啊,我们不能让他埋没草莽间。”韦庄说:“我很早就想推荐了,可是应该比较难的,他已经有二次中了进士了啊,都是因为相貌问题,没有被录取。”王龟说:“朋友再推荐推荐吧,你我都是他的朋友,我们也要帮助帮助他啊?”韦庄就写了推荐书给王龟,可是王龟没有多久就生病死了,后来事情也就没有成功。

 

 

     

    方干这人很忠厚也很聪明。他喜欢与人开玩笑。有一天,他和龙丘李主簿在一起喝酒。龙丘眼睛有病有白内障。方干倒了一杯酒,开玩笑的说:“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龙丘也很有才学,听了也笑,回应说:“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鮓。自见手臂著斓,未见嘴唇开裤。”哈哈哈,一桌笑倒。

     方干的老师徐凝,有一次,看到方干赠自己的诗,以为方干在讥笑他,方干写了什么呢?“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大家认为方干反说徐凝是村里的老人。因此怀疑方干讥笑自己,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方干没有这个意思的。这应该是误解了吧!

     这一年,李频考试中了进士,而方干又因为缺唇名落孙山。一个诗僧清越,是方干的至交,也是经常来玩的朋友。他就写了一首诗送给方干。李频是方干的学生,已经考中了进士,而方干又是落第了,清越什么诗给方干呢?“弟子已折桂,先生犹挂园。”方干看了只好苦笑而已。自己参加了多次的考试,都是因为缺唇而名落孙山。想想自己功名上已经没有希望了,也就绝了这个功名富贵的念想。他想去做个隐士,像严子陵那样高风亮节,让后人所敬仰的隐士。

 

 

    方干交游很广,经常来往于浙江各个地区,像金华地区,丽水地区,台州地区,温州地区,杭州地区都可以看到他的足迹。很多地方都有他题的诗句。比如说,贾岛,喻凫,无可,贯休,还有仙居县的孙郃等等,都是莫逆之交。他们对于方干都很敬重。经常也一起在一起聚会。

     (853)42岁的方干由于一连考了十多次,都是名落孙山。现在的方干对于功名富贵,也就心灰意冷,没有这个念想,就去了会稽鉴湖隐居做了隐士。

     方干在湖的北面筑一座茅草书房,湖的西面有一座松岛。他在茅草书房四周植以花草树木,与客共赏。有弟子洪农、杨弇、释居远等与之赏景酬唱。每逢春风明月之时,方干还带着小儿子,划着小船,在湖中游荡于书房和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明志的心非常满意。方干所居之所的水木幽门,一草一花,如诗如画,都能让所有客人流连忘返。方干虽然家境贫困,但是有一把祖传的古琴,用以行吟醉卧自娱自乐。每天都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佳境之中,令方干这个落泊才子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使他忘掉了人生的千愁万绪、恩怨是非和成败得失。方干不得志而隐居鉴湖。被人称为有严子陵一样的价值。

     在鉴湖上,方干与朋友们吟诗唱和,悠游自在。诗僧贯很是羡慕方干的悠闲,在他的《春晚访镜湖方干》中写道:“幽居湖北滨,相访值残春。路远诸峰雨,时多擉鳖人。蒸花初酿酒,渔艇劣容身。莫讶频来此,伊余亦隐沦。”还有另外一个诗僧齐己在《寄镜湖方干处士》中,有“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回去,题遍好林泉”的句子,就是写方干喜欢各地的园林名胜,凡是知道的他都要去游览,然后写下几首诗,作为纪念。因此在《方玄英诗集》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诗歌。

     方干在仙居也住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那里有一个好朋友孙郃,他们也经常来往,非常的要好,孙郃知道方干在会稽鉴湖隐居了,也就经常去鉴湖去看他的。

 

    方干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是他有这么多的朋友,日子倒也过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在鉴湖很多来拜访他的朋友,也有的人向他求诗求字,他也来者不拒。所以那些朋友都很乐意与他交往。

有的朋友知道方干很穷困,也就经常拿来一袋米,或者送来一只鸡什么的。这些是日常生活的必须,方干也只好收下了。

88576岁的方干,收到了越州刘公,送来的“钱十万,娟五束”, 方干很感激这位刘公雪中送炭,曾写诗相赠。

    (888)年,79岁的方干,由于功名未遂,心情不佳,抑郁而终。

    方干的一些学生和朋友,在讨论方干的德行和事迹。确定其谥号玄英方干的朋友仙居孙郃等人搜集方干的遗诗370多篇,共有10卷,编辑为《方玄英诗集》 。在《唐才子传-方干》王赞是这样评论方干的,我们把他翻译为现代文抹肌洗骨,如冰一般晶莹,像云霞一般绚烂。自带嘉肴,其他味道再鲜美的肉食也不吃。清丽不输于芬芳的清香,癯苦不输于干棘。当他得志的时候,倏乎之间与神相会。言词好像还未到,诗意已经独自前往。还有孙郃评论方干道:他的出众,就像出自普通花卉的仙葩;他的声音,就像来自普通人的灵鼍一样啊。 后来《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先生他们编辑的《方玄英诗集》中的评论,认为他们对方干的评价是很中肯的,认为一点都没有虚构的成分辛文房先生又列举了古代的一位叫黔娄先生,这位先生的经历和方干十分的相似,一生未得功名,也是布衣而终。在黔娄先生去逝的时候,曾参与他的门人来慰问,问道:先生去世,要用什么做他的谥号啊?黔娄妻子说:曾参说:先生活着的时候,食不充裕,衣不蔽体,死了以后则手足没有收取,傍边没有酒肉。活着没有美名,死后也不显荣,为何如此和乐地为他取谥号呢?黔娄妻子说:从前先生的国君(要)人用他做为相国,先生推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国君馈赠给他三十钟粟,他也推辞不接受,说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富贵啊。先生对天下最淡的味道也感到甘美无比,对天下最被显得低位也感到安适,对贫穷下贱的生活不感到难过,也不积极追求富贵的地位,想要仁就得到了仁,想要义就得到了义,为他取号为,不也是很恰当的吗? 在文章的结尾辛文房先生对方干又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方干虽然是一介布衣隐居之士,在世时被称赞高尚,死后谥号玄英名符其实。他高尚的节义,差不多是黔娄一类的人黔娄的情况其实和方干不一样,春秋时期的黔娄国君很欣赏他,而方干没有人看重他。

    在《唐才子传-方干》一文中,对于方干的评价如此之高,可见方干确确实实的是个才子,他虽然未得功名,可是他的坚持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方干去逝后,晚唐诗人韦庄看到很多很有名气的诗人,都是没有考取功名的,可是他们的作品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他在读那些人的诗歌之后,考虑了很久,希望朝廷能够给他们一个名份。

    已经几天没有休息的韦庄,寻找出他们的诗歌集,在一一拜读之后,挑选了十几个佳人才子,韦庄给昭宗皇帝写了一份奏折,他请求皇帝能够给他们追赐进士出身,并且要求“各赠补阙拾遗”官职。这是韦庄写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士及第奏  》:“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於圣明,没作千年之恨骨。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伏望追赐进士及第,各赠补阙拾遗。见存惟罗隐一人,亦乞特赐科名,录升三级,便以特敕,显示优恩。俾使已升冤人,皆沾圣泽。後来学者,更励文风。”

    这十几个人中,方干也在里面,被朝廷追赐进士出身,后来又经宰相张文慰奏请,皇帝又追封方干为左拾遗。

后人称方干为: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

              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

    关于《方玄英诗集》10卷,370余首,为孙郃所编辑,由王作序刊行,有好几种版本,我们最常见的是明清版本。《四库全书》入诗8卷,《全唐诗》入诗6348首。


 

附录:本文参考书目:《桐江白云方氏宗谱》 ,《方元英诗集》,《唐才子传》,《全唐文》《范仲淹与桐庐》,《唐语林》,《全唐诗》,《桐庐与名人》,《桐庐县志》。


更多桐庐家乡故事请点击:http://sfdot.ouchn.edu.cn/TongLuXian/html/instro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