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铁牛”拉起农业增效“大马车”

“铁牛”拉起农业增效“大马车”

2017-08-17

    无论漫步在黄与绿交织的田园机耕路上,还是行走在果实累累的水果生产基地旁,或者游荡在茶味飘香的茶园小道中,往往映入眼帘的或是插秧机,或是收割机;或是微型耕作机,或是茶叶修剪机……不仅如此,你还能时不时地看到无人植保飞机、风送式喷雾机、遥控耕作机、筑埂机、撒肥机等新式农机的作业身影,如今,先进的农业机械也为这个以“中国最美县”著称的桐庐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农机化促进项目等一批优农惠农政策和农机化建设项目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经过对先进农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在蔬菜、水果、茶叶、林业等经济作物生产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眼下,我县农机正朝着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和“智慧农业”方向“开拔”。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47万台(套),总动力17.46万千瓦,作业机械占比83%。拖拉机1036台、收割机126台、水稻插秧机81台、粮食烘干机65台、茶叶机械1572台、设施大棚345.5万平方米,畜禽水产养殖机械1802台。农业机械早已成为我县农业战线中的“特战部队”。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农业机械之所以能够推广及普及,既离不开它实打实的工作效率,又离不开政府的优惠政策,毕竟再好的机器,要是农民买不起、舍不得用,那“普及”就是一句空谈。

  农机购置补贴是推进我县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在宣传上积极发动,利用各种媒体、活动、培训等,向广大农民朋友进行介绍,使之成为我县农民家喻户晓的强农惠农政策;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上,力求做到规范操作、严格监管。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12年来,我县对3991台农业机械进行了购置补贴,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6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92万元、省级资金203万元、市级资金47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72万元。

  除了拖拉机、插秧机等传统农业机械以外,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新机具引进试验和推广,在粮油生产耕、种、收、烘干和精米加工“一条龙”机械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难点环节的机械化,推进水果、茶叶、蔬菜等主导产业的机械化,推进山地小田块的机械化。

  本着对机具负责,对农民负责,对农业生产负责的宗旨,县农机部门不断引进适合当地农作需要的农业机械,开展深入细致的适用性试验工作,一台台新型农机具,一个个试验方案,一次次实地操作试验,一份份试验报告,一篇篇试验论文,都凝聚着农机部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先试验,后推广”,新机具适用性试验已成为我县的农机推广工作惯例。

2015年11月,一架农用无人直升机盘旋在分水镇大路村横山畈省级粮食功能区上空,在农机部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由当地首批飞行操控手操控,完成飞行、悬停、喷药等作业,拉开了农用无人飞机喷施农药适用性试验的序幕。

  用测风仪测定试验时的风速和风向、用GPS面积测量仪量出试验田块的面积;用皮尺测量测试点的距离;用木棍和夹子固定水敏纸并按试验要求插入试验布控点;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飞机飞行高度;用秒表记录飞行时间……农机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1米高度喷幅为2.2米,雾化相对集中”、“1.5米高度喷幅为3米,雾化效果较好”、“2米高度喷幅为4.6米,雾化效果不够理想”、“17升液体喷完所需12分钟,1块充满电的电板耗时为10—15分钟不等,稳定喷药飞行时间在每秒2.17米,1亩农田需要1.5分钟喷施完毕”。县农机技术人员分析试验得出的数据与记录,写出《试验报告》,发表试验论文。

    “虽然农机适用性试验很繁琐,很消耗精力,很辛苦,但看着一台台新型机具的引进,看着一组组试验数据的形成,看着一项项试验成果及二次改进的机械,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还能指导农民正确购置适用的机具,不让农民购机不受损失”。县农机技术人员如是说。

  截至目前,我县分别进行了油菜移栽机、油菜小麦旋耕施肥复式播种机、遥控无人植保飞机、自走式风送喷雾机、撒肥机、水田筑埂机、蔬菜起垄机、果园遥控耕整机、多用途耕作机的引进试验,全面推动各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机走进农民的生活仅仅是第一步,健全农机化服务主体,让农民有机可用、有人肯用、有人会用,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机器换人”。县农机部门以“六项举措”促进农机化发展。

  强扶持。在各项省市政策资金配套足额保障的基础上,我县先后出台水稻育秧烘干中心、重点机具、设施大棚、喷滴灌、机械化秸秆还田等项目和惠农强农补助政策,对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农机警务室、平安农机建设、免费实地检验、农田机械保险给予经费保障。

  勤协调。在加快河谷平原地区机械化的同时,注重丘陵山地机械的推广引进,不断缩小粮油产业与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差距,努力实现主要粮食生产与农业特色产业的机械化发展步调一致。

  助创新。按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搭建农机化建设平台,培育高质高效的农机服务主体,吸引年轻人的加入,鼓励服务主体全产业链、跨产业链提供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大大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

  严监管。在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警农协作、农机报废、平安农机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了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检验工作,对农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四大类机械全面开展免费实地检验,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源头。

  重保障。为确保农民在使用机器时出现的损坏和故障有人管、有人修、能修理,县农机部门重视农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有设施、有技术、有能力的重点维修网点,培养农机维修技术人才,为农忙季及时抢修打好基础。

  破门槛。农机在新机具引进推广、设施建设上追求农艺的意见,农艺在品种引进、农作制度等环节中努力适应机械作业要求,从而形成农机农艺融合。

    “六项举措”的实施与落地,稳步推进着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眼下,我县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分布全县各乡镇街道;农机维修网点38家,其中县星级农机维修网点6家,大型农机维修中心1家;大大增强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实力,保障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了农机化发展进程。

  赶牛拉犁耕地、弯腰屈膝插秧、全民上阵抢收等传统的劳作方式,已经被先进的农业机械全面代替,如今农民不再为抢抓季节起早贪黑,不再为施肥喷药而烦心,不再为传统的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到农忙季节,田间到处机声隆隆,放眼望去,拖拉机、撒肥机、筑埂机、插秧机、收割机的身影无处不在,好一派农业生产“机器换人”的新景象。

来源:今日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