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双元制教育本...

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太仓样板”

2019-09-05

 

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太仓样板”

 

太仓市教育局

 

    双元制教育“一元”指企业、“一元”指学校,是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制度。双元制教育代表性国家是德国,这种教育制度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是德国二战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德资企业集聚太仓,双元制教育也在太仓落地生根。多年来,太仓始终把双元制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予以坚守并不断推广,逐渐形成“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主体、职校主动”为特色的双元制教育太仓经验,建立健全从中职、高职到应用本科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制造业在太仓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太仓双元制教育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1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和教育部教学成果4个二等奖,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的一个品牌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一、太仓做法:推进“三维合作”,形成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市场主体,要实现校企跨界融合,单一维度的合作是不牢固的。太仓从“培训平台”“教育模式”“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推进校企合作:依托培训平台实现校企“”的融合,依托双元模式促进校企“”的融合,依托运行机制推进校企“”的融合,促进企业与学校结成人才培养的“联合体”。

    1.搭建实训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2001年以来,为满足不断集聚的德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旺盛需求,在太仓市政府支持、德国行会指导下,众多德资企业自建或与学校共建了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舍弗勒培训中心、海瑞恩培训中心、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等10多个实训平台。这些平台大多建在企业内或产业集聚区,与产业融为一体,与学校资源共享,成为工学结合的载体,推进了多方资源整合、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从“人才需求方”向“人才供给方”的角色转换。

     2.实施双元模式,实现技能人才“共育”。依托双元制培训平台,太仓大力探索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新,经过近20年持续不断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以“三站互动、分段轮换”为实施路径(学生在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个站点之间交替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一般为4:6)、以校企“六共同进”为主要特征(共同遴选招录学徒、共同组建双师团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徒培养、共同实施质量评价、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双元制本土化模式。太仓双元制教育把学校“学生”变成企业“学徒”,把企业“能工巧匠”变成学校“培训师”,实现校企“联姻”,成为人才培养的“共同体”。

    3.健全运行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共治”。为保障双元制教育有序开展,太仓建立“联合治理”机制,政府、行会、企业、学校共同组建理事会(董事会)、培训管理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等,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参与权、质量评价的“一票否决权”;建立“合同信守”机制,学生经校企联合招生后与企业和学校签订三方培养协议(未成年中职生家长参与),明确各方责权利,如企业必须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严禁“放羊式”管理,学生毕业后要到培训企业工作3-5年等等;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校企双方经过长期合作、博弈,逐步形成成本分担机制:企业承担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投入、培训师工资以及学生生活费补贴等。

太仓双元制教育模式与治理结构示意图

 

    二、实践成效:聚焦“三个度”,扩大了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

太仓双元制教育不断实践创新、久久为功,职业教育的“企业参与度、教育满意度、地方贡献度”稳步提高,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1.企业参与度显著提高。在合作办学机制激励下,太仓参与双元制教育的企业由2、3个德资企业拓展到当地大部分德资企业,不少民营企业从德企发展中看到了参与人才培养的“红利”,主动与职业院校谋求合作。目前,太仓中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都与当地代表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参与开发的课程占职业教育总课程60%以上,学生在企业学习占总学时60%以上,企业累计投入培养成本每位学徒达6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主体。

2.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校企双元培养,学生业精、技强、素质好,很多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定”,如太仓中专校与“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联合培养的200多位毕业生均成为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其中3人获得德国Meister证书(德国工匠领域最高的专业资格证书),20多位担任德企生产经理。高质量就业吸引了初中毕业生踊跃报考职业院校,目前太仓中考招生普职比大体相当,中职校在校生占高中在校生“半壁江山”。

3.地方贡献度稳步提高。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对太仓市领导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从德国或北京、上海聘请,而稳定的具有良好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只有靠当地培养。”双元制教育吸引了德资企业纷纷落户,太仓成为目前国内德企集聚度最高、发展最好的县域(德企320多家,亩均产值110万元,成为李克强总理点赞的“中德创新合作高地”)。此外,依托双元制平台面向退役士兵、职业农民、失业工人等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万人次,促进了就业创业和富民增收,太仓职业教育与地方相生相伴案例入选教育部年度质量报告。

    三、主要经验:坚持“四轮驱动”,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耦合力”

 太仓双元制教育生根、发芽、结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行业的指导、企业的参与和学校的积极主动,政、行、企、校“四轮驱动”,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耦合力。

     1.强化政府引导。太仓双元制教育成功实践,离不开政府这只“手”的推动:一是重视规划引领。太仓市政府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同等重视、同步规划,为适应产业发展对多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先后创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中德双元制本科教育项目,在太仓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新建港城中专校,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二是注重政策激励。太仓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双元制”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太委办【2018】68号),设立每年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油添火”:如企业投资建设双元制平台奖励200万元,培养一名双元制学生补助1.5万元,成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奖励50万元等等。三是加强部门联动。成立市级层面双元制教育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统筹全市产教融合和双元制人才培养;在职业院校理事会(董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政府部门参与并共同“把脉”、共通“关节”,如太仓市人社局试行“一考两证书”制度:对通过AHK考试获得认证的学生,配发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注重行会指导。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行会组织作用十分重要。德国工商行会、德国手工业行会等在太仓设立“办事处”,行会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学校,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保障了双元制教育质量。目前太仓双元制项目均由行会评估,通过评估的学生才能获得德国行会颁发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太仓成立欧商投资企业协会(大部分是德资企业),协会定期例会,就人才招聘、使用及待遇等达成共识,严禁企业用人互相“挖墙脚”,为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消除了“后顾之忧”。

3.突出企业主体。太仓坚持用“教育的理念改造企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广度、深度、频度不断加大,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如:全球弹簧生产领域“隐形冠军”克恩-里伯斯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舍弗勒公司、海瑞恩公司等都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为学徒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些企业与学校联合实施双元制教育,保障了职业教育办学“双主体”(学校+企业)、学生“双身份”(学生+学徒)、教学“双场所”(教室+培训中心)、教学“双师资”(学校教师+企业培训师)、毕业“双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发展“双目标”(高素质+高技能)。

4.坚持学校主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得好不好、深不深,学校主动作为是关键。太仓多年来坚持用“企业的理念改造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倒逼机制,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出击、精准服务,实现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融合、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融合、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融合、师资队伍与企业精英融合。目前县域职业院校20多个骨干专业全部对接当地主导产业;太仓中专校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省级2个、国家级1个),骨干专业均与当地企业开展“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企、毕业即就业”为特色的教育改革;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四个一对一”制度,所有二级学院、专业群、工程中心、专业教师都要与当地区镇、产业群、龙头企业、生产岗位“无缝”对接,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被誉为“县域校地融合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