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媒体聚焦┆《山东教育报》聚焦寿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媒体聚焦┆《山东教育报》聚焦寿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2019-09-05

     7月1日的《山东教育报》一版头条聚焦我市“校园+田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典型经验再次在全省引起广泛关注。

     此前,副省长于杰和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曾就“校园+田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作出专门批示。6月5日,《山东乡村振兴舆情(二十六)》(山东政务信息〔2019〕225 号)刊登寿光市人才振兴典型经验。副省长于杰作出批示,要求教育厅、人社厅对寿光“校园+田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给予关注,进一步提升提炼,在新型农民培育培训中推广。6月12日,林红玉书记作出批示,指出双园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很好,要求务必继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真正使我市农业发展基础打牢、走在前列。

    记者走进寿光市圣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时,公司负责人王磊正在高科技大棚中研究植株的长势。王磊说,他的公司创立于2012年,至今已有7个年头。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除育苗外还专注于番茄新品种的自主研发,年收益200余万元。在王磊看来,农村拥有比城市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他把自己定位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坚信,劳动能创造财富,只要有技术、有才华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说起王磊,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刘玉祥的话语中充满自豪:“王磊是我们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2004届毕业生,是我们‘校园+田园’模式培养出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代表。”

     近年来,寿光市立足创新提升“寿光模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通过“校园”把涉农专业学生培育成“准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田园”把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自2013年以来,“双园制”模式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860人。

     1.双轨并进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谁来种地”问题,强调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年轻人普遍不愿回乡创业的大背景下,寿光市依靠“校园+田园”模式着力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校园”培养对象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为主,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梯队,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断层问题。在初中学段开设“三农”教育和农业实践活动课,引导初中学生报考中职涉农专业。2013年以来,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每年招收涉农专业学生200人以上。“田园”培养对象以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为主,借助镇村教学站,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实施校园课堂与田园课堂“双园结合”,实现了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对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跨界融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育“层级衔接”。

     务农带来的直观效益引发了青年创业“回乡潮”,在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村民李万庆的蔬菜大棚里,五彩椒挂满枝头,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凸显优势。据他介绍,这个大棚是2018年投资89万元建设的,长375米,种植菜椒15000棵,年利润突破50万元。李万庆曾就读于寿光工贸职专汽修专业,2006年毕业后先后在青州干汽修、在工厂里做技术工人。2013年,他在父母的劝说下回村做菜农,几年时间尝到了农业带来的“甜头儿”。在东斟灌村,像李万庆这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头脑灵活,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加上职教中心不定期组织技术指导,很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绿领”农民,实现了从“能种地”到“会种地”的转变,并且实现了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2.“多管齐下”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现代农业,不仅是数量农业,而且是质量农业;不仅要提供“大路货”,而且要生产农业精品。寿光市坚持把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作为破除城乡融合发展障碍的关键,用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农民,用高科技的手段服务农民,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4年6月26日,市职教中心在羊口镇齐庄社区举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学历班”开学典礼。《北方蔬菜报》首席顾问朱振华作为特聘农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针对参训学员提出的农业技术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在寿光,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培训,田间就是课堂,种养现场就是教材,有专长的农民就是教师。该市通过采取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广泛吸纳区域内各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和生产经营服务实践一线的专家能手,打造师资集群,对农民进行点对点教学。同时,联合农科院和企业,共建由“农技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师资库”,精准开展教学、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先后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3人、“学院派+土专家”15人,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田秀才”等担任兼职讲师,目前已组建了拥有128人的“师资库”。

     “自然式田园化”教学离不开多元化的“产学研创用”平台。学校与36个农业企业和315个家庭农场合作,校内建立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等13个学产研中心,校外建立三元朱国际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等5个“国字号”示范基地、20个市级学研种植农场、521个村级教学站。同时,开发手机“种好地”App,对接寿光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蔬菜行情、天气等信息,让农民互相交流经验,组建“创业致富共同体”。李万庆的蔬菜大棚就是通过“种好地”App和微信公众号“大棚小喇叭”进行管理,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控制大棚的采光、室温等。据他介绍,现在的东斟灌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用高科技的手段管理大棚,大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解放了生产力。

     多种资源的汇聚不仅让寿光的新型职业农民学会了怎样种地,而且让他们学会了在经营中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东斟灌村五彩椒批发市场,整整齐齐的菜厢装满了一辆辆运输车,正准备发往俄罗斯。客商李彦军说:“现在,东斟灌村家家户户都种五彩椒,已经形成品牌,根本不愁销路,最多的时候一天发货量达15万千克。并且与过去被动等待客商收货不同,现在村民都是主动走出家门了解市场行情,选择中意客商,收入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3.小城职教迸发“服务乡村振兴”大能量

     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寿光市职教中心“‘校园+田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县级小城的职业学校,缘何能收获如此大奖?在刘玉祥看来,这是对学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褒奖。

     “寿光是农业大市,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社会培训,我们都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该市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负责人尹明介绍说,“学校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紧跟时代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校园’教学按照‘学基础’‘练技能’‘创实体’三个梯次,分年级实施精准培养;‘田园’教学结合农情实际,授课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实行‘三多三少’,多分散辅导少集中学习,农闲时多上课农忙时少上课,当前实际应用的多讲反之则少讲,实现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夏鑫是职教中心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15级学生,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正常走路。毕业后,他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营起了自己的电商店铺,把羊口虾酱、羊口咸菜、双王城大米、王高虎头鸡等寿光特色农产品搬到网上进行销售,年销售额10万元以上。“网上创业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支点,这完全得益于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有的同学毕业后与寿光‘农丰网’等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电子商务将寿光蔬菜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夏鑫说道。

     寿光市博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春和,也曾是职业学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2008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利用这一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他还在西藏自治区察雅县建设了农业园区,在江西进行种苗优良品种推广,指导当地人建设及管理蔬菜大棚。在寿光,像刘春和这样到全国各地指导大棚种植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很多。截至目前,寿光共推广农业专利新技术56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569家,已取得认证资格证的家庭农场1315家,先后外派技术员500余人次,成果输出到全国26个省、自治区,使20多万名农户受益。

     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从寿光市教体局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市取得了6金3银2铜的好成绩,再次以绝对优势列潍坊各县(市、区)首位。翻看寿光的教育资料,你会发现,无论在哪个阶段,职业教育始终是寿光教育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抓手,多渠道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实现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助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从市教体局局长李玉明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这座小县城的职业教育一直在践行服务社会的“大职教”理念,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稿件名:“校园+田园” 做大县域职教,

寿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作者:隋艳玲 董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