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寿光 > 家乡的故事

家乡的故事

2018-01-05

寿光历史沿革

  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150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在这里字句成章。

  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西汉,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

  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曾改名“翼平亭”)。东汉时,寿光县属青州乐安国。三国魏时,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无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代,公元586年(文帝开皇六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大业初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

  中华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14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17年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两个县级政权。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一个是国民党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另外,日本侵略军也扶植汪伪建立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有益寿县的一部分。

  1953年8月,寿南县并于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纪念文圣仓颉

  仓颉(苍颉),历史记载中的黄帝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中国汉字鼻祖,中华文化先圣之一。仓颉墓原在寿光市城区,1960年被拆毁。为纪念仓颉,寿光城区现称为圣城街道,城区建有以纪念仓颉为主题的公园“仓圣公园”。

  《辞海》“仓颉”载:仓颉,也作苍颉。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仓颉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齐鲁历史文化大事编年》载:仓颉,亦作苍颉,史皇氏。东夷发明家,黄帝时大臣,始作书,是文字的发明者。据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的发现,传说有根据的。仓颉墓在今寿光市,秦始皇焚书时,许多书籍藏在墓中,故有“藏书室”之称。

  新编《寿光县志》“仓颉墓”载:仓颉墓在旧县城西门外迤北,大道西旁(今中心大街北段路西城乡建设委员会院内)。旧为寿光游览胜地。世传仓颉墓有三:一在陕西白水县;一在山东东阿县;一在山东寿光县。据郦道元《水经注》所述,以在寿光为可信。墓之封土长宽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墓地面积共10余亩,四面护以短墙,墙外绿水环绕。匝岸多垂柳,夏日枝叶纷披,翠柳藏莺,风景清幽。正门为月形圆门,门前小桥流水,倍增雅趣。墓前一亭,曰:“启秘亭”,亭为石基木构,计12楹,飞檐翘角,别具一格,有楹联云:“千古大文三尺土,两间灵气一孤亭。”清嘉庆年间,知县宋铭匾曰:“始制文字”。民国6年,县知事尹志皋镌石亭联云:“石室志藏书,廿八言文字蟠螭,除秦李斯、汉叔孙无能识者;幽宫留宿土,四千年洪荒遗蜕,并娲皇墓、少昊陵相与传之。”亭内设石几、石凳,供游人憩息对弈。亭前有东西二水井,即旧“八景”所称“仓颉双井”。园中杂种松、柏、槐、柳,炎夏古木成荫,清风拂拂,是夏日避暑佳境,亦是吊古览胜之名区。历代文人,多有诗文凭吊。1960年拆除。

  《寿光文化追远》载:仓颉(亦称苍颉),即史皇氏,史载的黄帝史官,“仓颉作书”,墓址原在寿光市故城西侧(原建设局院内)。在文字产生前,人类用于记事的方法是“结绳记事”。源于今寿光古城街道古城村的“己”族、“纪”国之“己”即与文字的起源有关。“己”之本意为绪,绪既可用于织,又可用于系即结绳之用。“己”为人类最早的记事工具。中国古史中记裁的“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现代考古学证明,从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山东地区即有了图像文字,这些文字的创造者与发源于寿光的东夷伯益族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今莒县境内的由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伯益部落发展而成的古莒国遗址,占地700平方公里,是目前发现聚落遗址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古国,国都陵阳河遗址50万平方米,发现了城墙和7种13个图像文字,与后来的汉字有渊源关系,大汶口文化的古莒国,是由伯益族后裔建立的赢姓古国。莒国为最先发现图像文字的地方,是陶器尖端产品“蛋壳陶”的主要制作中心之一,酿酒业发达,青铜器独树一帜,已产生了原始天文历法。桓台县史家村龙山文化(距今上限4600年)——岳石文化遗址出土了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了武丁时期字数最多的青铜器铭文(其时伯益部已控制了黄河下游所有古夷人部落。另陕西省白水县也有以史为名的村庄史官村,史字为名的村庄迁徙方向与伯益族的迁徙方向是一致的。史官村亦有仓颉墓、庙、碑,当为仓颉族迁徙的证明。仓颉当与名列颛顼帝“八才子第一”的“苍舒”族有关,颛顼时即为势力最强的部族,当在黄帝时就是一个强势族群。并因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特别是在记事及发明上多有成就而为黄帝史官,当时的今寿光旧城文化遗址当为仓颉族的发源地。今寿光城东有大仓村)。不仅仓颉墓、仓颉台、仓颉石室在寿光,而且于寿光出土了“仓颉鸟迹书”(即仓颉书),据《金陵新志》载,该石书于周初出土于仓颉墓下,共28字,内容为祭祀经文。寿光历史上仓颉墓碑共3块:一块于1989年出土于今水产局宿舍楼施工工地,据碑文立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4年);一块为清乾隆年间寿光知县王椿立,“文革”中被毁;一块为清同治年间寿光知县刘有成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仓颉台弥水所经,有孔子问经石室,中有孔子像”。史载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绳之政”当以源于今寿光古城街道古城村的“己”族为代表),而伏羲、女娲传说来源于少昊、太昊西迁,考古发现最早的图像文字产生于寿光伯益族的赢姓后裔莒,最早的甲骨文产生于伯益族控制范围的桓台史家村遗址,“仓颉鸟迹书”又在周时出土于寿光仓颉墓中,距今460多年前(公元1554年)就有仓颉的明代墓碑竖立在寿光,这一切均说明发源于寿光的东夷伯益族在中华文字的发明创造中居于重要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圣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孝文帝时益都(今寿光)人,农学家。任过高阳(今山东临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约在6世纪30~40年代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余字。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蔽,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书中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论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是为政首”,只有发展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他主张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采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70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用之以节”。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谨。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由此可见,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官方才刊印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此后,辗转传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种,并广为其他农书、杂著所援引。唐代此书即传入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还有不少研究此书的著作。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一粒“寿光盐”的前世今生

  眼下,通过对中国海水煮盐始创人——距今4000多年“夙沙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的挖掘,“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正酝酿一系列动作,力图“借古助今”,以文化和品牌之力发展新兴卤水产业,做足盐圣“夙沙氏”的文章。

  “盐是百味之王,又与寿光绿色的蔬菜结合,味道真是好极了。”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陈泽卿第一次来寿光,但他对这个声名在外的“中国蔬菜之乡”并不陌生,对于种种类似“寿光蔬菜可挟天下人之胃”的言论早已耳熟能详;尽管如此,听说“蔬菜之乡”的寿光也是“中国海盐之都”的说法,还是近两年的事情。8月底,在“盐圣、盐都与寿光”海盐科技文化座谈会上,关于寿光的蔬菜和海盐,他用一段长长的发言表示感叹。

  实际上,不仅陈泽卿,对于绝大多数熟知“寿光菜”的国人来说,夙沙氏在远古时期的寿光煮海为盐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命题,这其中的疑问是:“中国蔬菜之乡”何以和“中国海盐之都”亲上加亲?“夙沙氏”是谁?他又何以与“孔子”、“管仲”并列为文化大省山东的三件“省宝”而被推向全球?

  眼下,通过对中国海水煮盐始创人——距今4000多年前的“夙沙氏”的挖掘,寿光市已成功将之推到山东省“省宝”级的位置上,而下一步,寿光的打算就是如何擦亮乃至复活“夙沙氏”品牌,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框架下,做好“夙沙氏”的产业文章。

  与“孔子”比肩:“盐圣”夙沙氏是谁?

  聚光灯下,三座人物雕塑刚刚揭下红盖头,“咔、咔”,镜头一阵抓拍,相片传遍世界。

  这是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上,山东省推出的三个历史人物作为三件“省宝”。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东的知名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孔子、孟子、墨子、鲁班……除了公众熟知的孔子和管仲,“夙沙氏”因何脱颖而出?

  “孔子地位一定要打”,“应该瞄准海洋,从海洋科技文化来找世界水平的人物,所以就推夙沙氏、管子,简单地说‘一个制盐的,一个管盐的’。”作为建议者,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向大家讲述三件“省宝”背后的故事。

  孔子,儒家思想始创人;管子,“春秋第一相”;但“夙沙氏”是谁?

  长发,浓须,身材魁梧,左手提鱼,右手托盐,今天,这是人们在寿光市博物馆中看到的“夙沙氏”形象。

  无论如何,将一位40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还原素描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因其重大的历史作用,“夙沙氏”煮海为盐的故事却历经时代辗转,最终流传下来。

  “远古时期,在山东沿海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干,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飞禽鱼鳖。”“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像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刚放在火上煮,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罐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沾放到嘴边尝尝,味道又咸又鲜,便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正如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从而催生“万有引力”之果一样,很多改变世界发展进程的故事都包含着“偶然”与“必然”的辩证统一。而夙沙煮盐的故事也暗含着这一历史发展的逻辑,以其离奇怪诞却又情理之中的异禀一再流传,乃至成为史学家、专业学者的重要素材。此次会议的发言者王青,山东大学考古系教授,在列出一系列的论据之后,他宣布了自己的总结:“夙沙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山东沿海的老部落,和洪荒时期的炎帝部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推论,夙沙部落长期与海为邻,不仅首创了煮海为盐,而且在商周之际,就已在当地推广和普及海水煮盐。”

  盐是什么?盐是人类生活生存必需品,它不仅是“百味之王”,更是“工业之母”。

  “夙沙氏”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没有发现海水变盐的奥妙,人类发展史会多经历怎样的曲折?

  穿越5000年:一粒“寿光盐”的前世今生

  “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的祖先。我们想象:以一粒“夙沙氏盐”为起点至今,在大约5000年的历史中,它穿越了怎样的风尘?它又为寿光带来了什么?

  在4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分布着卤水坑井、蒸发池、蓄水坑以及煮盐用的大型灶台。这是寿光以北30公里的双王城水库遗址。

  这些古老却比较完整的制盐作坊的遗迹,最终将商周时期的制盐流程揭示出来。也让盐业考古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水诚很兴奋,“在这么大范围内发现如此密集的与制盐有关的古代作坊遗址,在我国盐业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这个2008年的考古发现,最终入选当年度国家十大考古发现,并被誉为世界最大、中国最早的盐业考古发现,最终证实了寿光双王城一带在商周时期便为全国制盐中心的事实。一年后,世界盐业大会在中国召开,大会认定,寿光是世界海盐生产的发祥地。

  首创者可能不知道,他们在无意间的发现,最终改变了历史和世界。

  4100年前,《尚书·禹贡》有载:“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而西周初期,姜子牙治理齐国,“乃兴渔盐之利”;至春秋管仲做齐国的宰相时,首创盐铁专卖制度,最终使地处东夷的齐国得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更为重要的是,海盐成为其后历朝历代国库收入的重要支柱。

  于是,不难理解,作为世界海盐的发祥地,在古代历史上,寿光的地位有多重要!

  寿光北部沿海滩涂广阔,地下卤水丰富,由此,寿光自商周时期即成为华夏大地的制盐中心。经过几千年发展,现在的寿光不只原盐产量独领风骚,盐化工产业更是羽翼渐丰,已形成盐、碱、溴、镁、医药、阻燃、感光、染料8大系列产业、100多个品种。其中,原盐产能420万吨/年,加上在该市以外控股开发的海盐,产能达到了1000万吨/年,占全国海盐产量的30%以上。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海盐中心在寿光,那么当今它的地位也不输以往:全国重点的海盐历史文化中心、盐及盐化工生产制造中心、储备调节中心、物流集散中心、金融结算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汇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

  擦亮“夙沙氏”招牌:历史的落脚点在当今产业发展上

  李乃胜是土生土长的寿光人。作为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关注并研究“夙沙氏”,深谙寿光海盐的发展变迁。论及“夙沙氏”文化现象研究的意义,他认为:博古是为了推今,历史研究的落脚点就在如何发展新兴卤水产业,如何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做好“夙沙氏”的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夙沙氏’的牌子树起来了,寿光的‘海盐之都’也确定了,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带来的品牌文化、带来的社会效益一定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何利用好这一品牌?

  一件普通的衣服,可能成本200元不到;但一旦贴上“皮尔卡丹”的牌子,它可能要要到2000元。“这就是品牌的力量。”结合现实,李乃胜认为,“我理解,我们的产品‘两碱一盐一溴’,寿光地位都举足轻重,但是说到底,原料性的产品,充其量是些中间体出口上市的多一些,人家买了去深加工,贴上牌子,就是高端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从煮海为盐到今天绿色盐业,在李乃胜眼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转方式”三个字,“从煮、煎、熬、晒这本身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今天的绿色盐业需要技术支撑,需要更新的生产方式。”

  考古为了什么?“通过这些历史研究,最后落脚点在如何发展新兴卤水产业,如何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框架下,站在寿光这一特定的位置上利用好资源,发展产业。”

  如何看待寿光的位置?李乃胜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高端产业聚集区,三位一体聚焦在寿光,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任务,卤水化工产业以盐业为代表,从历史积淀到今天的发展,寿光有责任、有能力为全国做出示范。”


(2017年01月09日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