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以教兴县、以智脱贫”为青龙发展助力

“以教兴县、以智脱贫”为青龙发展助力

2017-04-24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土地资源贫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55万,农业人口50.81万人,占总人口的91.3 %。2014年、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5.47和3.10亿元,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7年为青龙满族自治县扶贫攻坚年,为做好此项工作,全县各部门通力合作,为农民增收,2016年我县制定《关于落实“以教兴县、以智脱贫”战略的实施方案》,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落实“以教兴县、以智脱贫”战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办法》文件,通过一名学生上职教,学生就业或升学后更好地就业,解决一户农民的脱贫工作,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助力扶贫攻坚作用。

    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要求以青龙职教中心为龙头,引领全县各乡镇,加大招生和培训力度,让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岗,致富有方”,通过职成教工作,实施精准脱贫。

    一、工作目标

    1、所有未完成普通高中学业的25周岁以下适龄青少年,全部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到2020年,青龙职教中心全日制在校生达4500人以上,解决相应学生上学、就业及家庭脱贫工作。

    2、所有未完成全日制高中阶段教育学业的青壮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50000人次,提高受教育者收入。

    3、青龙职教中心每年向本、专科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不少于300人,加强校校合作,保证学生顺利上完大学,并实现毕业生高薪就业,达到致富带头作用。

    4、青龙职教中心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稳定率95%以上,优质就业率达60%以上,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实现家庭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工作措施

    (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办学质量

    1. 2016年,青龙职教中心汽修和机加工实训楼开工,2017年完成实训楼主体建设,新增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增添100万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100万元的实训设备;2018年,进行餐厅楼建设,以满足在校生4500人规模的办学需要。各乡镇24所成人技校全部按“五个一”标准进行建设。

    2.按照定编、定岗、定责原则,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继续引进、聘用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作为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提高现有教师素质,通过专项培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培养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

    3.规范管理,实现质量提升。2017年加大数学化校园建设,引进校园OA办公系统,规范学校财务收支、教学管理、学生信息、就业跟踪等一系列工作,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准确、高效。

    (二)加强学历教育,让学生学有所得,升学有路

    动员所有未完成普通高中学业的25周岁以下的适龄青年,全部到青龙职教中心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学历教育,确保每年不少于500人升入高等院校。

    1.探索对口高考科目,精心组织教学,完善管理机制,冲刺对口高考。充分利用高校转型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口升学宣传力度,创新招生策略,引进优质生源,确保每年200名以上学生考入对口专、本科院校。

    2.积极探索与高职院校的有效衔接,打通与高校的对接渠道,采取“3+2”、“3+4”等方式,继续加大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承德)、河北女子学院(石家庄)、河北机电学院(邢台)等多所大学联合办学力度,力争每年输送优秀毕业生不少于300人。

    (三)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盼,就业有岗

    针对青龙职教中心全日制在校生,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确保就业率实现100%,就业稳固率95%以上。

    1.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目标,科学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长城汽车、北京华道数据、三星电子、比亚迪汽车、美铝戴卡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合作,设立定单班、定向班,每年为企业提供800名以上优秀人才,月薪不低于3000元。

    2.坚持产教结合模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汽修专业与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合作,计算机系与北京华道数据有限公司合作,电子专业与天津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机械专业与秦皇岛镁铝戴卡合作,学前教育专业与县内大型幼儿园合作。每年输送300人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实现学习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而且企业为学生发放一些生活费用,为贫困学生解决上学经费问题。积极做好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提高“双证书”比例,为学生上岗就业服务。

    (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青壮年创业有路,致富有方。动员所有未完成全日制高中阶段教育的青壮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50000人次。

    1.针对25周岁以上未接受过系统全日制教育的青壮年规范开展短期培训,根据本县产业情况,定期开设板栗、苹果、食用菌新技术、开设月嫂、育婴师、美容美发、乡村旅游等服务项目,提高我县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对25周岁以下,有学习愿望的农村青年注册职业中专学籍,进行技术培训,开设现代种植和现代养殖等专业。教授生产绿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网络营销、现代种植、养殖技术等专业知识,每年培养200名农村青年逐步掌握相应专业技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3.将电子商务纳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计划,将农民、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复员返乡军人等培育成网民,将网民培育成网商。根据水平高低开设三级培训班,完善课程内容,落实相应师资,确保培训实效;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支持”为模式,对重点企业和致富带头人进行网上开店流程、分销管理、网点工具等实战培训,使其熟悉电商创业流程,在短时间内开设一批网点。商务、人社、党校等单位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与上级部门、相关培训机构对接,积极开展大型电商培训活动。

    三、工作保障

    (一)经费保障

    1、积极落实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人均1元经费标准政策,足额、及时发放到位。

    2、落实中职生均经费制度,标准不低于普通高中。

    3、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制度。政府监督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二)制度保障

    1.所有国家免学费、助学金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2.从2016年秋季开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政府“雨露计划”救助,每人每年3000元,并免住宿费和书费。

    3.开展工学结合,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实习工资不低于2000元,并提供免费食宿和实习保险。

    4、建立就业跟踪制度,学生进入职教中心后,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对每名学生建档立卡,对学生实习就业进行全程跟踪三年,及时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发现学生就业不稳定因素,就业岗位不适应,适时进行调整。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将实行终身跟踪指导,确保其有稳定的收入。

    5、整合培训资源,整合优化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培训机构,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技校为骨干、村级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完善“高校院所专家+职教中心教师+本地农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上挂横联下辐射”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民的培训需求。运用现代媒体手段,通过远程教育网络、qq群、微信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充实成人教育培训的各类资源。

    四、工作成效

    1、青龙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青龙职教中心汽修和机加工实训楼2016年顺利开工、现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计划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2016年购置电脑240台,更新微机室4个,为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对原项目楼进行改造,开办小餐厅,新增500人就餐能力,解决学生就餐问题,投资46万元新建PLC实训室,投资10万元入建畜牧专业实训室,通过不断投入设备,有力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学生校内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

    2、青龙职教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2016年对原青龙职教中心校园网进行改版,加大信息宣传和信息管理与服务职能,并设计了数字校园OA平台、精品课程平台、示范校建设等模块,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迈出了第一步。

    3、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原来青龙县龙山职业高中与青龙职教中心合并,青龙职教中心职业学校在校生2015年3328人,2016年增到4056人,并且职普比接近1:1。2016年有380名学生升入高等学府,500多名学生通过青龙职教中心安排到企业工作,500名农民培训学员学到专业技术,致富家庭。

    4、培训规模空前。全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每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万人次以上,农村党员干部、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示范户等致富骨干培训2万人次以上,全县年培训率占全县劳动力总数30%以上。每个农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

    5、致富典型增多,农民增收。土门子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学员郭晓勇、冯月娟创办河北鑫海种猪养殖公司投资6000万元,占地100亩,基础母猪1200头,年出栏26400头,年收入可达5000万元,年纯收入达500万元。肖营子镇农民韩青瑞创立五指山板栗专业合作社,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合作社占地20亩,现有固定资产1400万元,2013年建有培训中心、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到目前已发展入社参股社员345户(贫困户1050户),带动农户5878户,与栗农签约的609户,15个村加入合作社其中多个贫困村,为脱贫致富奠下良好基础。

    6、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围绕我县农业产业优势,突出林果、畜牧、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等种养殖产业,培养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引领带动型职业农民,实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目标。以青龙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村成人技校配合,根据各乡镇特色重点建设了土门子乡丰果村奉民苹果实训基地、秦皇岛市中药材实训基地、青龙镇苏丈子村万丰食用菌基地、马圈子镇兴隆沟山野资源开发基地、肖营子镇五指山村板栗实训基地。与市教育局扶贫工作队共同开发建设了前白枣山乡大枣实训基地。对当地农民致富起到了帮带作用,引领大批当地农民走向脱贫之路,并逐渐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总之,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职教会议精神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构建具有青龙地域特色,适应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为实现经济发展和青龙脱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