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南宫市职教中心唱响服务三农主旋律

南宫市职教中心唱响服务三农主旋律

2015-06-24

2009年以来,学校积极探索“送教下乡”办学形式,形成了“示范性专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科学技术传播链”的模式,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通过实施“送教下乡”提升了,学校整体生产科研实力

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尤其是2009年实施“送教下乡”以来,学校农口类专业的教师立足全市农业实际,深入学员种养殖基地、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农户,帮助全市广大农户切实解决了一批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了帮助广大菇农节省食用菌原料成本,学校专业教师王存雪尝试用棉花秸秆替代棉籽壳作食用菌基料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验获得成功,并在南宫、广宗、宁晋、冀州等地大面积推广。据初步统计,仅推广棉秆粉种植食用菌一项每年为全市菇农就节约生产成本300余万元,增收500余万元。

二、通过实施“送教下乡”,提升了农民整体增收致富能力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送教下乡”作为支持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智力支撑点,选择了一批产业基础好、村委班子健全、具有带动力和号召力的基层村委负责人作为培养对象,以土地流转承包、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实施“村校共建”、“学校+公司+学员”、“学校+基地(合作社)+学员”等“送教下乡”新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引导广大农民走科学种田、共同富裕之路。“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这是王屯村主任王朝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凤岗办王屯村是我市远近闻名的棉花种植村,也是学校重点扶持的种植示范村之一。2011年学校与凤岗办王屯村合作共建了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集约土地940亩,共同开展棉花育种和间播套种技术,采取发放“明白纸”、赶集下乡、现场指导、专家讲座的方式,帮助社员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和顾虑。同时,学校还对农户积极开展测土施肥检测服务和“学校+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即产前由学校免费提供优种、技术,产中由农户种植管理,产后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农户产品),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学校的帮扶指导下,去年全村棉花喜获丰收,平均每亩地增收550元,全村仅此一项增收40多万元。今年,在学校的帮扶指导下,王屯村规划了占地100亩的绒山羊养殖园,一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经修好了公路和部分圈舍,年底前首批羊就会进入养殖园。养殖园全部建成后,年养殖规模可达12万只,年收益1000万元。同时,还可以拓展羊毛、屠宰、羊粪、饲料等产业链相关产业。

三、通过实施“送教下乡”,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与合作社对接,积极发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助农增收致富为目的,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培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新型农民和技术骨干,助推全市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5月,学校专业教师赴山东考察学习,与山东梁山一家合作社达成协议,引进新品种2个,并在校内实验农场上进行了试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春节刚过,禾海红薯种植农民合作社就主动找到学校,合作共建以济黑一号、济薯18为主要品种的种植基地,按照“学校+农户+合作社”六统一模式: 即统一签订订单合同,统一繁育种苗,统一安排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回收加工,统一销售)的模式经营,学校负责为种植农户提供种苗、化肥、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服务。该校根据南便、南便、垂杨三个乡镇沙地多的现状,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业,努力推动特色种植提档升级。通过补贴种苗、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全程免费技术指导等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今年全市紫薯、淀粉薯、果汁薯的种植面积突破了5000亩大关,仅此一项预计将为乡农民增收600万元以上。

四、通过实施“送教下乡”,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皮毛产业是紫冢镇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獭兔、水貂养殖为主。实施“送教下乡”工程以来,学校及时派出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先后编写了适合当地农户需求的《獭兔养殖技术》、《獭兔疾病防治》等多部乡土教材,帮助广大养殖户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吕再义,房家庄养殖专业学员。自从参加“送教下乡”工程以来,在学校顿桂玲老师的指导下,改成了养水貂,先从十几只起步,尝到甜头以后,又逐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在学校和信用社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伟业水貂养殖场,水貂存栏突破8000只,年收入300万元。紫冢獭兔养殖户陈桂红,由原先的庭院式养殖发展成现在的中大规模养殖,办起了众益獭兔养殖基地,拥有种兔1000余只,育肥兔2000余只,年收入15万元。目前,学校计划以紫冢獭兔养殖专业户陈桂红为依托,成立獭兔养殖合作社,积极向广大养殖户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及时提供便捷的市场行情,组织召开獭兔养殖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共同带动该镇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

五、通过实施“送教下乡”,丰富和繁荣了乡村文化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灵魂,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2009年以来,学校依托送教下乡各个教学点,积极开展“校村共建”、“送文艺下乡”、文明生态村帮扶、农民知识与技能竞赛、趣味运动会、乡村文艺汇演等各项服务活动,免费发放就业及科技致富信息3000条,开展法律援助服务讲座16场次,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农民群众在富起来的基础上乐起来了。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市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把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超前的思路,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改革创新,阔步前进,为我省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