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政府主导 学校+公司+基地+农户 一体化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模...

政府主导 学校+公司+基地+农户 一体化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模式

2017-03-29

政府主导 学校+公司+基地+农户

一体化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模式

 

  一、实施背景

  食用菌产业是近些年来发展的新兴农业产业,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食品的同时,增加菇农的收入。是生物技术和农业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黑龙江省是生产食用菌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我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与嫩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而干燥,多西北风,受焚风气候影响,春季风大干旱少雨,夏季短暂高温多雨,占年降雨量85%以上,秋季降温快,多早霜。年平均气温4.3℃,有效积温2450℃~2790℃,无霜期平均135天,平均降水量454.2毫米。

  我县一年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平均在15℃,最适宜大多数食用菌的生长,且品质极佳,尤其以中低温菇,如黑木耳、滑菇、平菇、金针菇、白灵菇等更为适宜。

  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农业人口比例大,农业生产以玉米生产为主,每年产生的玉米秸秆、玉米芯达300万吨以上,其中有一部分用于养殖业,但大多数被焚烧,既浪费了生物资源,又造成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我县近几年来在食用菌的技术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过引导和培训,全县现已有300多户农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经过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每户年增收都在8000元以上。但农牧废料的利用率不到1%。开发潜力很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食用菌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更是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管理的同时学到技术,做到产业、技术脱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受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冲击以及精准扶贫攻坚任务,迫切需要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在这种背景下,我县提出了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以黑木耳种植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

  二、主要目标

  主要进行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技术推广、示范、产品加工。以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为纽带,以种植基为依托,辐射种植户建成“学校、公司、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有机产业链格局。建立集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生产示范、产品回收和加工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通过发展和壮大食用菌产业,促进我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工作过程

  (一)扶持食用菌产业公司发展

  我县格润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职教中心学校宋长军老师注资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1774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建有标准的食用菌制种室、栽培试验室等。

           

                姜铁楠县长检查食用菌产业建设情况

  2016年,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确定把格润作为食用菌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担负全县精准扶贫目标攻坚重任,承担菌包生产、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加工销售的任务。为此,县政府为该公司贴息贷款3000万元,用于厂区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并给予建设用地等优惠政策,为公司扩建用地10万平方米。公司利用贷款和扩建的土地,投资2000万新建8000平方米一期标准制种培养室投入使用。2017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年产2000万包的菌包生产基地,同时完善500万包的菌种生产、出菇示范,周年生产的试验基地。投资1000万元建立标准加工车间,进行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年可回收加工5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300万。

  (二)建设配套菌包生产基地


食用菌产业基地

  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农户对菌包的需求量,格润公司采取国企合股、公司自营的方式国有龙江县错海林场合股建设配套基地,建设挂袋棚500栋。企业以现有设施设备、土地等评估与国有注入资金合股,企业在监管下自主经营,企业派驻财务总监监督资金合理使用菌包生产效益按比例分成,并保证国有股份原值不变的情况下,由公司逐年回购,保证国有资产有效退出。菌包生产使用产业扶贫基金,按照每袋2元的成本注入企业,用于企业生产,成熟菌包进行棚室挂袋,获得效益由错海林场、各乡镇与贫困户分红,产品由格润公司统一回收加工、销售。

  (三)技术培训和辐射农户

  我县职教中心学校宋长军老师1990年大学毕业后从事食用菌栽培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多篇食用菌生产方面的科研论文得到农业部专家的肯定,很多技术成果正在确定为专利。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宋长军教师或受邀或受学校委派或主动为农民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指导农户1000余户进行食用菌生产。

  在2016年产业扶贫中,免费下发黑木耳菌包55万袋,惠及300多贫困户脱贫,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精准扶贫做出贡献。2017年计划生产春季挂袋黑木耳600万包,秋季挂袋黑木耳600万包,保证600栋黑木耳挂袋棚生产量。可带动我县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并带动龙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打造龙江县高端功能型食用菌品牌。同时,与国营林场合作建设的生产基地可以吸纳超过3000农民参与管理,根据产值与贫困户分红,可实现带动贫困户脱贫一万余户。

  四条件保障

  (一)成立县食用菌高端产业办公室

  为保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龙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科级单位,配备5名编制,由县职教中心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宋长军教师负责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领导和组织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黑木耳产业。

  (二)明确生产管理责任

  黑木耳生产管理由产业办指导,格润食用菌公司完全技术负责,错海林场、各乡镇人员管理的模式,每20个标准棚配一名技术员,每个棚室2个管理人员,集中采摘时随时增加用工量。

  (三)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

  为了便于对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指导,更好地发挥职教中心学校专业教师的作用,我们按照相关政策,由职教中心学校宋长军教师领办食用菌产业公司,并享受停薪留职待遇,并公司启动资金上予以支持和享受政府贴息贷款政策。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提高了农民吸收和运用科学的能力

  通过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的理念教学和现场教学以及生产实践,使受培训农民掌握了栽培技术和要点。同时,更增强了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运用科学的能力。

  (二)促进了农科教结合的深化与发展

通过学校公司基地加农户生产模式,使农科教结合深度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和基地紧密结合,农户受益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办学。

  (三)增强职成学校在科教兴农中作用的发挥

  作为县级职业学校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农业,服务“三农”。学校公司基地加农户生产模式正是职业职业学校服务职能作用“三农”的具体体现,为职业学校服务“三农”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

  (四)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风险度

  按照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由食用菌公司联合基地统一制作生产菌种,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并把生产菌种发放到农户,由农户管理和生产,或吸收农户直接进入基地进行生产。所有产品由食用菌公司统一回收加强和销售。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六、体会与思考

  (一)政府主导是食用菌产业顺利推进的坚强后盾

政府主导为我县学校公司基地加农户食用菌产业模式的启动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在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划拨以及与部门、乡镇政府协调上创造了极其方便的条件。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

  (二)政策支持是食用菌产业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目前,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以及学校科研项目的实施、校企合作、为“三农”服务等都面临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同样需要政策支持。只有创造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职教事业发展才能顺畅,职能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三)农户参与是食用菌产业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

  在粮食价格波动巨大,农民对靠种地种粮增加收改善生活失去信心的情况下,我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就是要通过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充分利用县域农业资源,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的途径,让农民受益。在学校公司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只有农户广泛参与进来,才能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受益人群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