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发展乡愁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愁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2019-02-17

 — 1 —











第二十五期
(总第559期)
中共缙云县委办公室编 2018年12月30日


发展乡愁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中共缙云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丁益东

乡愁富民产业,是体现乡土特色、烙上乡愁印记、适合大众
创业的富民产业。近几年,缙云县坚持绿色强县、生态富民,将
一个烧饼、一碗土面、一叶黄茶、一株茭白、一幢山居……做成
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前景一片光明,百姓津津乐道,人民
实现富裕的“乡愁富民大产业”。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牢牢抓住了
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这个牛鼻子,为乡村振兴开辟
了独具特色、独具成效、独具意义的新途径。

调查研究

— 2 —

一、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的特色
(一)乡土特色浓郁。缙云,是轩辕黄帝的名号,相传轩辕
黄帝在缙云仙都铸鼎炼丹。一直以来,缙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都烙上了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一深深的乡愁印记。缙云的烧
饼、爽面、黄茶、麻鸭、茭白、菜干、婺剧、乡墅等“乡愁产品”,
都有着与轩辕黄帝千丝万缕的传说和故事。缙云乡愁美食、农产
品种类丰富,乡愁特色浓郁,尤以缙云烧饼最为闻名,缙云烧饼
也称“黄帝饼”“轩辕饼”,历史悠久,工艺精细,世代传承,是
缙云最著名的乡愁美食,先后被评为“浙江名小吃”“中华名小吃”
“首届中国旅游金牌小吃”“省非遗”。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
市、区累计开出481家示范店,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等十
多个国家都有缙云烧饼专营店。

(二)绿色生态鲜明。我县山好、水好,森林覆盖率79.1%,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1%,人均预期寿命79岁,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7.6岁,百岁以上老人71位,占丽水市三分之一。我县连续四
年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是丽水市唯一的“两美”浙江
特色体验地。我县始终把生态绿色环保放在首位。以缙云茭白为
例,通过采取“茭白-芥菜”轮作模式、“茭白-麻鸭”套养模式、
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研发茭白专用肥等措施,减少了茭田
的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土地肥力,茭白的生态效应显著提高。其
中,缙云县五羊湾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茭白产品通过了欧盟严格的
农残检测,外销至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盟国家,其它乡愁

— 3 —

农产品莫不如此。

(三)富民增收显著。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主要以种植
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黄茶、茭白、杨梅、麻鸭、梅干菜为代表
的“一黄一白一红一灰一黑”五彩农业。我县享有“中国麻鸭之
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华蜜蜂之乡”“浙江优
质米仁之乡”和“浙江最甜杨梅之乡”等美誉。2017年全县缙云
烧饼、缙云爽面、“五彩农业”等乡愁富民产业,产值达86亿元,
成为农民就近致富的新亮点。

(四)创业创新领先。2014年,缙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
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18个农民增收子政策,县财政每
年安排农民增收专项资金8100万元,实行“一举措一政策”的措
施。2016年,我县出台实施《缙云县“草根创业”专项行动方案
(2016-2020年)》,持续打好“10+X乡愁产业”发展组合拳,特
别是在充分发挥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乡墅、农村电商等产
业示范带动作用上下功夫,带动了更多农民走上增收致富新路子。
我县始终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作为“三农”工作的
重中之重,以乡愁富民产业发展为重点,全面落实农民增收举措,
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
围。

二、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的成效
(一)做大“缙云烧饼”,“乡愁美食”品牌进一步打响。
我县积极打好“美食牌”,顺应群众“吃得饱”向“吃得好”

— 4 —

转变的大趋势,把烧饼、爽面、黄茶、茭白、梅干菜等特色美食
做成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我县专门设立“烧饼办”,累计投
入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扶持缙云烧饼走品牌发展之路,免费培训
了9800多名烧饼师傅,并帮助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出5000多家烧
饼店, 2017年实现产值15亿元,“小烧饼”成就了“大产业”。
我县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缙云黄茶、高山茭白、
缙云芥菜(梅干菜原料)等产业发展。目前,茭白种植面积 6.5
万亩,种植面积约占全国 8%,亩均收益达 8000 元;芥菜种植面
积7000亩,亩均收益达7000元;缙云黄茶均价可卖2100元/斤、
最高可卖到15000元/斤,成为G20杭州峰会指定用茶;缙云麻鸭
加入“丽水山耕”品牌后从每只60元卖到了128元。去年,针对
低收入农户实施“零门槛”产业扶持项目1600个,帮助农户因地
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二)做强“仙都景区”,“乡愁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
坚持打好“生态牌”,我县以仙都景区创5A为龙头,秉持干
生态活、吃生态饭,推进“绿道、驴道、古道”开发建设,促进
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民增收,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支持民宿
和农家乐发展,打造了“缙云乡墅”品牌,2017年营业收入达5.6
亿元。乡愁旅游的经营主体中,99%都是本地居民创业,带动了一
大批周边低收入农户就业和增收。去年,仅用10个月时间,我县
完成仙都景区创5A 景区的26个工程的项目建设,景区所在的鼎
湖村累计开出100多家民宿,实现营业收入近2亿元,实现了用

— 5 —

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勾起美丽乡愁的重要一步。

(三)做足“非遗传承”,“乡愁文化”品味进一步彰显。
我县大力打好“文化牌”,缙云黄帝文化、耕读文化、庙会
文化、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祭典、婚嫁、节庆等民俗文化也代代
相传,民间艺术发展蓬勃,全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
品18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7项、市级45项、县级122
项。通过充分挖掘黄帝、婺剧等特色传统文化,我县打造出了富
有乡愁韵味的文化旅游产品,做到了让游客在文化之旅中洗涤心
灵,让农民在文化复兴中实现增收。我县是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
乡,缙云人尤其酷爱婺剧,各村镇有老人寿辰、婚庆、得子、还
愿,都要请婺剧团来“上门演出”款待乡亲,看婺剧已成为缙云
人的一种生活习惯。20多个民间婺剧团常年活跃在周边省市的广
大农村,带动相关产业收入上亿元,用乡土风情留住美丽乡韵的
乡愁画卷正在铺开。

(四)做靓“农村电商”,“乡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打好“数字牌”,用农村电商链接乡愁。为发展数字经济,
我县投入2000万元扶持资金吸引大批青年回乡创业,探索出一条
农村电商富民之路。全县拥有网店数 4000 余家,从业人员近 2
万人。今年上半年农村电商销售额达20.3亿元,同比增长61.3%。
比如,笕川淘宝村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吸引了60多名大学生回乡
创业,解决了当地 600 多名村民就业。我县积极践行“互联网+
低收入农户”增收模式,打造 “邮乐购”手机APP购物平台,帮

— 6 —

助低收入农户把农产品放到网上售卖,实现户均年增收 2000 余
元。通过农村电商,青年人在农村找到了新的出路,优质农产品
产业的营销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的意义
(一)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尝试
近年来,浙江省委为落后县市摘掉“欠发达”的帽子,但这
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仍是不争的事实,在全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
念深入人心,落后的地区既要保住绿水青山,又要实现人民富裕、
促进跨越发展,从而赶超省内发达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
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经精心谋划、踏实实践,把原来土得
掉渣的缙云烧饼、爽面、茭白、菜干、黄茶、麻鸭、婺剧、乡墅
等缙云乡愁产品,依托农村电商,做成为发展势头猛、百姓增收、
群众愿意干的乡愁富民产业。

(二)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途径
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全社
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群众真正成为乡愁富民产业创新创业的
主力军,也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居民就业多元化。农村居民
通过土地、资源、农产品获得更多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
高。缙云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注重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措
施,加大要素保障,健全制度体系,支持、引导和规范乡愁富民
产业发展。坚持县域统筹,品牌引领,坚持县域统一规划、统一

— 7 —

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统一管理,打造出了区域公共品牌。
坚持产业融合,绿色发展。把绿色、生态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
提,充分考虑资源现状,在尽可能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好乡愁资源。坚持重点突破,协同发展。
通过农旅、文旅融合,产业共同发展,促进乡愁各产业协调有序
发展,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健全。这些
做法可学可做,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可持续
一个产业持久发展,要有坚实的基础,有不断发展的空间。
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突破发展乡愁富民产业制约因
素,如资金瓶颈,土地政策瓶颈,专业技术瓶颈,产业门类布局
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充分激
发、综合效益明显的乡愁产业体系形成,从而打造许多特色产业
基地、产业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效应明显。

(四)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发展途径可推广
正如省委书记车俊批示:缙云“乡愁产业”富民之道,就是
在乡村振兴中走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振兴之路,值得一些县市
区,尤其是山区县借鉴学习。袁家军省长也为我县的乡愁富民产
业做出批示:乡愁产业正是农村的特色产业,应大力发展,精准
扶持。目前,类似缙云欠发达落后地区,正在苦苦探索乡村振兴
的有效路子,我县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
推广模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乡愁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

— 8 —

新思路,为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了机制
探索,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辟了新境界,为全省乃至
全国县域发展提供了优势转化,奉献更多缙云元素和浙江实践。


















分 送:各乡镇、街道,县属各单位。
责任编辑: 郑 华 签 发:卢 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