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市教育局:精准发力 五大提升 江山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市教育局:精准发力 五大提升 江山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2018-08-05

    近年来,江山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省、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江山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一、聚集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我市坚持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着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各校不断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先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重点做好“面向人人”学生技能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江山中专“净、礼、乐”为抓手,以主题教育活动月为载体,以星级班主任评选为推动,以打造“平安、文明、快乐、美丽、和谐”五大校园为主目标构建了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平安、文明校园为基础,快乐、美丽校园为平台的以幸福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创立了江山市首个精品校园警务室,成立了衢州中小学首个男女生混编国旗仪仗队,受到了浙江卫视、衢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二、聚焦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以提升队伍合力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教科研和学生管理能力。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载体,加大校本师资培训力度,重视专业教研组建设,加强梯队培养,培养一批省级、衢州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行业、高校资源,通过“下企业”、“进车间”、“进高校”、出国进修等途径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建立并完善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顾问资源库建设,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加大教育科研奖励力度,开展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行动,以重点课题为中心,突出精品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江山中专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和“1358工程”等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星级班主任”、“星级教师”等星级评价机制,建立了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的梯队培养机制。目前,全市拥有正高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1人,省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人,省教坛新秀2人,衢州市名师3人,衢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衢州市名校长1人

    三、聚焦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我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师典型。继续推进选择性课改,细化走班选课方案,构建选修课程体系,加快校本课程开发,善于总结提炼课改经验。注重“四基”培养,夯实做人基础,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发挥评价激励功能,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能力作为评优、评先、评聘的重要考核指标。以技能培养为中心,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全市中职学校课改参与面达100%,江山中专是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016年开始在机械专业开展“工学结合导生制”,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2017年又在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2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浙江江山:实施校“园”现代学徒制。江山职教中心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实施“2112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普职融通为学生实现多元成长。我市制定了《江山市普职融通试点实施方案》,2014年江山中专与江山五中合作,率先在衢州市开设“普职融通班”,面向全市初中毕业生招收普职融通试点班学生,实现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融通。单考单招为学生成长架设立交桥。近几年来,我市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单考单招工作,职业学校的“高考班”逐年增多,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的比例逐年提升,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的比例已达30%。

    四、聚焦校企合作,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我市各校主动适应“工业4.0”、“互联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积极投身“全民创业创新”和“旅游二次创业”,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是学校对接园区。我市各职业学校紧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渠道,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如江山中专适应我市农业园区建设的需要,在我市凤林镇和峡口镇设立了现代农业实训基地,为现代农业园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现代农民。为适应贺村木材深加工园区建设的需要,我市各职校请园区到学校设专业,企业到学校列课程,江山中专、职教中心先后开设了木材加工专业、机电专业,为园区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实现学校与工业园区共成长。二是专业对接产业。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的发展思路,我市职业学校以省级骨干专业、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主导产业——照明电器和输配电,开设了数控专业、机电技术、电子电工等专业;围绕特色产业——木业加工和消防器材,开设了木材加工技术、消防器材等专业;围绕传统产业——精细化工和建材,职教中心开设了商砼工艺专业通过专业对接产业,为我市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人力资源,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人才对接企业。各职校优化“企业工程师进校兼课,专业课教师进厂送技术、学技能”通道,与合作企业建立了产学研中心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中心长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建立合作企业老总每年进校讲一次大课,定期安排职校专业课教师进厂学技能、送技术制度。每逢企业技改和新生产线上马之时,职校即安排专业课教师参与生产线组装及产品试验,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化生产步伐,加快企业发展。特别是江山中专为开设木门专业,积极引进留美学者,南京林业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副研究员陶渊博夫妇。该夫妇一边上课,一边到合作企业欧派公司搞新产品开发,欧派门业初期的壮大发展付出了辛劳。据统计,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个,改进生产工艺5项,辅助新产品研发3个,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达15%、增加产值300万元。

    五、聚焦社会服务,提升服务新农村水平

    我市各校进一步加强与部门、乡镇、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积极面向企业职工、复退军人、新型职业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一是服务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紧贴农民经济增收工程,通过提升组织培训方法,建立培训跟踪服务工作,科学设置培训项目等做法着力打造培训品牌项目。如:江山中专开展了峡口休闲观光农业、坛石民宿经济等 “一乡一品”的培训项目。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将培训课堂移到实地现场,开展培训项目学习大讨论,撰写考察报告,交流学习心得,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二是服务退役士兵培训。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的基础上,专门挑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科学安排挖掘机操作、电子商务、计算机操作、中式烹饪等就业前景好的教学项目,在开展组织好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外,举办了企业家讲座、优秀退役士兵成功事迹报告会、实地参观企业等活动,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三是服务成人双证制培训工作“军民两地两才培训基地”为阵地,对接96171部队,做好现役军培训,完成现役军人计算机操作工培训。四是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嘹亮村歌唱响新农村建设,先后派出学校音乐教师指导村民唱响村歌。以庭院绿化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先后派出农经专业教师到新塘边、大陈、保安指导美丽乡村庭院绿化工程社会服务工作实效明显,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