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致富路上竟风流

致富路上竟风流

2017-11-17


——环县羊肉特色小吃制作经营培训专题报道

    一、实施背景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饮食,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早已名扬四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美食,又因其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人们呈现了色彩各异的地方饮食文化。像“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兰州拉面,“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的重庆酸辣粉,“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的西安羊肉泡馍等等,都是难得的极品吃食。在中国大西北,就有一个“鸡鸣听三省”的小县城——环县,他位于甘肃庆阳市西北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革命老区县、资源富集县、特色文化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山大沟深,沟壑梁峁纵横交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年均气温偏低,日照时间较少,这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却造就了环县羊肉鲜嫩可口,不腻不膻的特色,“环县羊羔肉,美味好享受”的美誉不胫而走,带动了羊只存栏数不断增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全县以种植荞麦为主的糜子、洋芋、燕麦、豌豆、谷子、小豆等一大批小杂粮的规模种植。


      纵观目前饮食市场,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不断转变,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发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风味多样、科学安全的食品,而且对饮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这就促使地方特色小吃跻身传统的饮食文化发展行列,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攀升,甚至占到全部餐饮市场的三分之一,对旅游城市的消费拉动具有明显作用,这也是环县人抢抓机遇,发展羊肉特色小吃的天赐良机。

   二、实施过程

       为了抢抓机遇,带领全县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场由县人社局、财政局、城乡就业服务局、县职专等单位联合行动的羊肉特色小吃攻坚战打响了。设计规划、制定方案、安排资金、编写教材、招募教员、宣传招生、安排场地、实地授课,经过通力合作,2015年5月10日,环县第一届羊肉特色小吃制作经营培训班在环县职专顺利开班,来自全县二十多个乡镇的50名学员坐进培训教室,聆听专家的讲授,第一次惊叹自己司空见惯的饮食,竟会有如此深奥的学问、如此大的经济效益和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

       1.前期准备。为确保培训的顺利开展,2015年3月,县上就成立了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统筹扶贫培训资金250多万元,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印发招生宣传单,进行培训的前期筹备工作。并委派环县职专安排教室,抽调精兵强将编写教材。任务就是命令,环县职专立即组成了十多人的教材编委会,进村入户,寻访高手,四路八线,拜访名师。待取回原始资料,又通宵达旦编写印刷,终于在5月份之前,完成了《环县特色小吃制作》、《环县特色羊肉制作》、《“十样景(锦)”席的做法》、《创业之路》4本校本教材,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2.扎实培训。为了珍惜机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课时数量,精选培训内容,狠抓日常教学,督促培训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制定了学员作息时间表,学员实行签到制,发放学员培训卡,如实记载教学培训内容等情况,完善了学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培训台账等。同时聘请甘肃百年烹饪老校--兰州商业学校著名烹饪教授闫学春、杨小平、程斌来校任教。还聘请环县著名羊肉制作大师赵应儒、环县宾馆高级厨师廉玉宁、环县特色小吃制作名家毛富琴、环县“十样景”席传承人白凯宁等民间大师来校主讲。为学员系统深入地讲授了环县羊肉的烹制方法,传授了地方传统宴席“十样景”席的完整做法,指导了燕面、荞面饸饹、凉粉、油果等近20多种特色小吃的制作工艺流程。为了变理论为实践,在30天的培训之后,又组织学员深入有资质有实力的餐饮机构进行为期10天的实践提升,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羊肉小吃制作的强手。每期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核合格者由人社部门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施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环县共开办羊肉小吃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700余人,所培训学员在全国各地已办起中小型环县特色小吃店或羊肉店40余家,带动就业近千人。为了提升经营质量,环县县委、县政府鼓励学员按照“五统一”要求(统一门头、统一碗筷、统一着装、统一桌椅、统一供料),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环县特色小吃加盟店,并对符合《环县特色小吃经营规范》、《环县特色小吃行业标准》且经营效果良好者,给以奖励扶持政策:经营店面不足30平方米且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可享受一次性贴息贷款3万元;经营店面在30平方米以上且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可享受一次性贴息贷款5万元;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小吃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在20人以上的,每户企业就业岗位补贴5万元;对经营效益较好且营业满2年的加盟店,每户企业奖励5万元。在政策扶持下,学员任娟娟的环县羊肉馆、刘箐的环县溢香羊肉馆、杨万祾的环县木钵镇万林羊肉馆、许信的环县曲子镇许信羊肉馆在环县境内竞相亮相。甚至还辐射到西安、咸阳、北京、青岛、吴忠、银川等地,环县羊肉小吃的品牌形象已在全国多地生根开花。


       不仅如此,环县还采取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发展新机制,主动补齐短板,充分整合文广系统村级“文化集市”、供销系统村级服务社、庆阳市村淘村级示范店及京东集团村级服务点等电商项目扶持资金,投资建设了一批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实现所有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并健全物流配送网络,破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瓶颈问题,为环县羊肉小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方便。

      环县羊肉小吃还与现代文明联姻,成功注册了“环县羊羔肉”地理标志商标,走“合作社+基地+网店=共同致富”模式,依托“互联网+”战略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通过电商平台,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创新举措、积极引导、全力推动,将羊肉小吃特色农产品,以连锁开店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推广到兰州、西安、广州、香港等国内市场,甚至漂洋过海,走上异域餐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四、体会与思考

      环县既有养羊的历史传统,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客观审视现状,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进位,由于基地建设薄弱,产业链条不长,经营机制不活等因素的制约,有产品缺资金,有人力缺技术,有产业缺链条,有品牌缺名牌,有利益缺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为了环县羊肉小吃产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在三个方面狠下抓手,首先树立全产业链推进理念。只有构筑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民收益才能更稳定、更丰厚,产业扶贫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其次是网络贫困户的问题,要按照政府扶持、户为基础、适度规模、科学圈养的思路,坚持草畜平衡,扶持贫困户搞好科学舍饲养殖,走“少养、养好、精养”的路子。第三是不能忽视公共投入,包括科学合理的产业化扶贫规划、产业的对外宣传和广告、必要的技术和信息、生产经营人员的技能培训、奖励和激励基金、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以及水、电、路等硬件建设诸方面,以此来培育内生动力,抓好合作组织建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化扶贫新机制,走出一条依托资源、延伸资源、超越资源的多元化产业扶贫增收新路子,让环县羊肉小吃系列的致富之路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