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本着“三个坚持”原则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本着“三个坚持”原则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2017-04-20

本着“三个坚持”原则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桦南县人民政府

 

  桦南县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采取强化外引内联、上下紧密结合的方式,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就业率。

一、坚持强化统筹,促进就业培训的资源整合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才能使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县政府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把过去分属教育、农业、财政、人社、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和项目,统一集中到职教中心进行管理,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劳动力转移、创业、委托、农村科技村干部等培训,以县职教中心为共享平台,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综合中学为补充,把多头分散的培训资金统一使用,提升培训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同时,职教中心也积极行动,在新建实训楼的基础上,重新维修了培训楼,并在原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基础上增加工作人员,由学校副书记于欣直接领导,开展工作。同时,为参加就业培训的人员准备了被褥,学校食堂在培训时也对培训人员开放,确保参加培训人员食宿无忧,为确保顺利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仅2014年就开展农业技术、阳光工程、月嫂、家政、老年护理等培训近3万人次。

二、坚持注重实效,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就业培训

  今年初,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和教育培训资源的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大致掌握和摸清了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为正确指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要求职教中心利用寒、暑假教学时间和教学设施相对比较空闲的有利条件,组织人力物力,深入全县多个乡镇和县工业园区多家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并与桦南县皮草城等商家建立订单式培养关系,根据各用工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广泛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订单培训,形成“培训、就业、保障”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施定向培训、定岗就业.职教中心和商家共同完成培训工作,学校承担具体的培训任务,企业承担学员相应专业实训岗位的提供。2014年以来就开办导购员班 2期; 开办了厨师面点班10期,培训人数800人,开办“月嫂”和“养老护理员”培训班43期,有1124人通过佳木斯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结业,近45%的学员实现就业。今年培训的学员有的在外务工,有的在县工业园上班,收入不菲,有的在家运用所学技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都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跃进。

三、坚持立足实际,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桦南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水稻基地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生态建设示范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智慧城市试点县、中国南瓜之乡和中国白瓜籽之乡。结合这些支柱产业对技能和服务型人才的需求,职教中心在县联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分批次地设置了农机维修专业,培养700余人次;设置皮革城服务员和保安专业,培训200人次;设置面点师专业,培养培训了城镇社区下岗职工1400人;设置畜牧养殖专业和现代农艺专业,培训培养农村种养殖大户和种粮能人5600人次,培养的模式由原来的单一课堂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工厂车间、走向厨房餐厅;各级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不仅让职成教育找到办学的方向与自信,而且使农民人均增收近500元左右,城镇人均增收近千元。我们还注重乡、村级农民文化技校在农民就业培训中的作用,全县192个行政村中,已建成乡、村级农民文化技校192个,配专职人员140人、购置科技图书4万册、各种设施200台件;建设了高标准的农艺科技示范园10处;乡村两级职成教育的办学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步增强。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都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青、妇、武和农技推广、种粮大户等为成员的校务小组,实行上挂职教中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横联村级合作社、专业协会,下辐射各农户的特色产业.我们一改以往在校园和黑板给农民授课的传统做法,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更直观更方便更有效地让农民在种植方法、土壤、施肥、良种培育、病虫预防等方面,学到更多更好的种植技术,形成规模和效益,走出传统农业的束缚,走向绿色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园区。3年来,有160余名涉农专业学生和教师到绿色食品加工厂和新曙光牧业实习实训,全县有210名种养殖大户和种田能人、带头人接受培训每年培训农民人数在1万人左右,占全县培训人数的30%左右。这些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就业培训, 有力促进了桦南县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