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培训项目 > 淇县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淇县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2018-10-10

为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对于促进全方位就业和服务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切实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精神和要求,现就我县职业培训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建立以企业用工需求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按照职业技能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配套,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用工相衔接的原则,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培训任务

(一)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职业培训工作要以促进就业、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2011年到2013年,利用三年时间,全县要完成30000人的培训任务,其中:2011年培训8000人,2012年培训10000人,2013年培训1200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 90%以上,实现中级工培训比例达到45%,高级工培训比例达到15%的目标。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重点是产业集聚区企业、重点工业项目新吸纳的劳动者。

(三)培训内容

对集聚区企业、重点项目新吸纳的职工,重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待转移劳动力,以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为主,促进其实现就业或创业;对新成长劳动力、两后人员,集中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四)培训工种

根据我县企业、重点项目及就业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工种,主要培训纺织、服装缝纫、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及网络、焊工、食品加工等工种。

三、职业培训的实施

(一)培训方式

 1.储备式培训。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坚持“产销适路”的原则,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标准,广泛开展当前汽车维修、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畜牧产业急缺专业如纺织、焊工、电动缝纫、电子焊接、微机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储备各类人力资源,做到随用随出。

2.订单式培训。针对企业急需的专业工种、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对口培训、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特色培训等。对用工不足的企业,开展校企对接,采取企业负责实践课培训、学校讲授理论课、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企业上岗,或者老师带领学生在企业边学习、边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对新建的企业,实行建设与培训同步,行业与专业对口,确保满足新建企业用工需求。

3.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自行组织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在职职工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实现稳定就业。

4.转移培训。配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培训资源,开展“送师资下乡、送设备下乡、送教材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把职业技能、用工信息、劳动保障法规等知识送到农村。

5.创业培训。面向有创业要求的劳动者,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经营稳定率,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

(二)组织检查

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企业和就业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统一下达培训任务,并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承担培训任务的各部门制定各自的培训方案,坚持培训政策、资金来源、培训机构三不变。各培训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对培训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职业培训办公室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做好抽查记录。

(三)考核验收

    培训完成后培训监管部门要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合格情况、就业状况等进行考核验收,劳动保障部门要免费为有技能鉴定要求的劳动者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对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未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但具有专项职业能力的,经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合格,发给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经考核符合补贴条件的,由财政局将培训补贴直接拨付给实施培训的培训机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成立淇县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滨清担任组长,副县长   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办公室设在县  局,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全县职业培训发展规划,整合职业技能培训各类资源,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总结通报全县职业培训工作。

(二)高度重视,认真实施

    强化职业培训工作是我县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到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和推进机制,做到年初有任务、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县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报名参加培训人员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培训意愿组织安排培训。人社、教育、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分工,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创新模式,扩大规模

    大力推行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入村培训等培训模式,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和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力量的优势,组建职教集团、职教基地;探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参与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各种培训资源、经费的优势,努力扩大职业培训规模。

(四)多方筹资,强化监管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多方筹措职业培训资金。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加大资金争取力度;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预算和统筹安排,逐年加大对职业培训资金的投入。要用活存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培训资金的最大效益。培训所需的全部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协调,确保即时拨付。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资金,审计部门要认真做好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培训措施和办法、培训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激发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推动全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