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海盐终身学习品牌--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

海盐终身学习品牌--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

2019-08-15

海盐终身学习品牌--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 

   2012年,武原街道启动 “新农民大课堂”活动,采取依托二级网络、突出三块内容、构建四大机制等主要措施,积极探索建立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主要做法

(一)依托二级网络

   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以成校(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下设18个村级教学点,建立街道--村二级网络,推进“新农民大课堂”的实施。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充分整合利用成校、文化中心、村文化礼堂、为农服务讲师团、远程教育等教学资源,使各类教学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合力不断增强。

(二)突出三块内容

    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教育培训的内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势政策教育,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围绕农民关心的涉农方针政策、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教育;二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围绕特色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开展教育。三是文明新风教育,主要围绕文明礼仪、道德规范、乡风文明、健康卫生、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等开展教育。

(三)构建四大机制

    武原街道构建四大机制保障“新农民大课堂”的实施。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街道成立“新农民大课堂”指导小组和办公室,各村落实专人负责“新农民大课堂”实施,实行分级管理。二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街道―村二级联动教育体系。成校及各村根据农民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育培训。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街道办事处、街道成校、各村分层负责相关经费,通过财政预算、财政补助、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实现经费保障。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街道把各村开展“新农民大课堂”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年度考核。

二、主要特色

(一)围绕产业特色

    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组织农民参加葡萄、果蔬、水产、草莓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技术培训、考察学习、现场指导等形式,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理念,推动区域农业产业良性发展。

(二)自编培训教材

    街道成校重视课程建设,推进“新农民大课堂”高质量发展。为推进草莓产业持续发展,街道成校落实专人负责培训教材编制,以海盐本土案例与实用技术介绍为主,编写可操作的农民培训本土教材――《草莓安全生产及常见病虫害防治》,并向参加培训及种植草莓的农户免费发放。

    街道成校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编写社区教育读本,顺利完成《智能手机基础与微信使用》、《乐生活、乐烘焙》等读本编印,为各村“新农民大课堂”教育培训提供支撑。

(三)形成二级联动

    街道及各村在实施“新农民大课堂”过程中,逐步形成长短结合、二级联动的良好局面。街道“新农民大课堂”主要举办培训长班,包括二大类培训项目:一类是开展家庭农场主、葡萄管理技术、草莓管理技术、花卉园艺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举办面点(烘焙)制作、育婴师、计算机操作、SYB创业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据统计,2017年街道成校举办的“新农民大课堂”长班共12个,参加培训达2300人次。

    各村“新农民大课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短期培训,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良好氛围。针对外来人员,重点开展安全培训、法制教育等;针对老年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养生知识等讲座;针对青少年,重点开展科普、环保等专题讲座;针对妇女群体,重点开展社交礼仪、手工编织等培训。据统计,2016年各村“新农民大课堂” 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 132期,培训达7033人次;2017年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46期,参加人员达7856人次。

三、取得的效果

(一)培育新型农民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关键是人才。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立足葡萄、蔬菜、草莓、水稻、花木等产业,分批组织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农业企业负责人、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农业工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培训,使之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2016年-2018年,经过培训和认定,武原街道从事种养殖业的专业农民517人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247人获得初级农技员证书。

(二)助推农民致富

    武原街道“新农民大课堂”面向农民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做“优”传统产业,水稻、蔬菜等传统产业水平得到提升,2018年街道粮食功能区平均亩产量达859.38公斤。二是做“强”优势产业,结合“葡萄百户千亩万元工程”,武原街道每年开展葡萄管理技术培训,有效提升葡萄种植效益,街道葡萄种植总收入超5000万元。三是做“精”效益产业,大力打造农业产业品牌,武原大头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纯元”牌葡萄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三)倡导文明新风

    各村充分发挥“新农民大课堂”的作用,举办形势政策、乡风文明、垃圾减量分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生保健、老年智能手机使用、公民道德、法律法规等各类专题讲座,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几年来,各村获评的(镇级)学习型家庭217个、文明家庭21906个,其中陆雪华等10户家庭被评为县“十佳学习型家庭”、仇祥生等4户家庭被评为县“十佳耕读农家”荣誉称号。

四、后续举措

(一)突出重点

    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提升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确定“新农民大课堂”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

(二)突破难点

    开展调查研究,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参加培训农民的积极性。把培训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新农民大课堂”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逐步解决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缺乏实效等问题。

(三)关注热点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继续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把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作为“新农民大课堂”新的增长点,以中青年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积极推进以职业资格培训、高技能培训为重点的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四)创新亮点

    进一步发挥街道成校在“新农民大课堂”中的整合、协调、指导和实施功能,充分利用二级网络,拓展校企合作和行业合作,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新农民大课堂”的层次,着力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