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专业联姻“政、企、村”,果红菜绿惠“三农”

专业联姻“政、企、村”,果红菜绿惠“三农”

2017-11-29

    水果卖不出去找政府,蔬菜烂在田里找政府,唯独缺少种植技术很少找政府。常常造成丰产不丰收局面的原因正是农民缺乏生产技术和流通信息,市场经济不讲情面,不会因此产生同情。高州农业学校为本市广大果农、菜农送来了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信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惠及万家。

    一、市场无情,专业有责

    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建于1905年,一直奋斗在为“三农”服务的路上,培育的优质高产番薯、水稻、花生品种在我市农村推广种植,曾经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设立于1986年,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培养和技术下乡服务。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校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娴熟的实操能力,下乡服务“三农”是锻炼专业教师的最好途径。该校尝试联合政府农业部门、企业和村委会,共同培训农民,希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村委会协助,收到果农、菜农欢天喜地的效果。

    二、创新模式,彰显特色

    第一是创新“校、政、企、村”合作的农民培训模式,利用农业部门的生产项目或推广项目,保证农民培训的实效。

    第二是利用企业资源,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三是利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确保农民培训的参与率。

    第四是通过参与农民培训,使专业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呈常态化。

    三、强强联姻,惠及“三农”

    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校、政、企、村”各司其责,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或措施,加大农民培训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争取项目或设计项目,牵头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企业更多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利用农民培训班推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使农民增收。村委会协助宣传组织。高州农校作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具备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能满足农民各种培训需要,在农民培训中彰显主力军的作用。

    (一)“校、政、企、村”合作,利用项目提高农民培训实效

    我市是知名的农业大市,有很多知名的“土特产”,如云潭爆皮黄番薯、曹江鲜淮山、曹江关堂芒果、分界储良龙眼、根子白糖罂荔枝……,有“全国水果第一市”、“冬种蔬菜大市”之美誉,这些是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经济格局的基础。为了维护“土特产”的品牌效应,使农民达成增收致富的心愿,农业主管部门针对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立项研究。两年来,该校联合政府和企业完成的项目有:

    1、改造中低产田科技推广项目

    利用“改造中低产田科技推广项目”,在我市曹江镇试点,将农田改造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蔬菜和水果生产高效农业,利用项目带动农民科技培训,以项目培训促进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推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2、蔬菜标准化生产项目

    在泗水镇开展“冬种菜豆标准化试验”,从而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帮助农民解决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低劣农产品大量积压滞销、出口创汇能力不强和区域优势不明显等突出问题。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

    为增强新型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结合种植业、水产畜牧养殖业生产,开展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第一是围绕我市种养方面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蔬菜、水果、中药材、园林树木、种桑养蚕等方面的种养技术培训,该校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

    第二是采用定点培训和进村讲座培训。定点培训就是利用项目资金等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进村讲座就是在特色种植的村委会开设讲座。

    第三是开展实地帮教活动。组织农民向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实地学习,请农村致富示范户进行身教言传。

    (二)有的放矢,创办田间学校,贴近农民实际培训

    与传统的培训相比,田间学校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在田间面对面,运用专业知识现场解决生产问题,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农民在生产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该校还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优势,通过农业短信息、网站专栏、专家个人信箱等形式,与种植专业户保持联系,跟踪服务,还向农民发放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和简明技术资料。

    四、百年积淀,后盾坚挺

    第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百余年办学经验和师资、实践环境和教学经验等优势,在农民培训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是针对“三农”热点问题,政府有政策和资金扶持,企业有技术储备,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热情。

    第三是层出不穷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等提供一个良好的推介平台。

    五、专注造就,果红菜绿

    (一)主要成果

    1、致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致富

    实现了预期目标:立一个项目,培训一批人才;达到了推广一项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

    2、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培训,使农民逐步转变观念,接受新事物,掌握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3、加速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该校通过联手“政、企、村”合作培训农民,将企业需求、行业标准融入教学,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编写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制作教学课件,提高了教学效果。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建成,延伸了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二)主要成效

    1、发挥项目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校、政、企、村”四方共同努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在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产区,推广淮山薯、菜豆、水稻、番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农民解决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难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新、特、优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了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了农民种植的盲目性。

    2、形成“四位一体”培训模式运行机制

    签订“校、政、企、村”合作协议,明确了四方的责任,完成农民培训任务,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的问题,推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3、加快农业新品种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两年的培训和科技示范户的带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得以迅速推广,先后推广农业主导品种5个、主推技术3项。

    (三)推广情况

    专业联姻“校、政、企、村”的农民培训模式得到了本地区同行和媒体的关注,《茂名日报》曾对此进行宣传报道,众多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陆续向该校发出邀请,要求合作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两年来,与该校合作的单位除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和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市供销社、石鼓镇农技站之外,还有茂名市委办公室、茂名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该校共计合作培训各类人员达2875人次。(见附表)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与企合作培训情况

合作企业

培训点

培训项目和内容

培训

人次

高州市农产品安全与质量监测中心

高州市泗水镇堂华管理区

冬季菜豆标准化生产

327

高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高州市曹江镇珊阁管理区

改造中低产田科技推广项目(水稻标准化生产)

368

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

高州市云潭镇平垌管理区

农技扶贫(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

316

茂名市现代农业良种推广示范中心

茂名市现代农业良种推广示范中心

茂名市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

183

高州市供销合作社

高州市石鼓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现代种植技术(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426

高州市供销合作社

高州市根子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现代种植技术(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392

高州市供销合作社

高州市分界镇新坡小学

现代种植技术(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321

高州市供销合作社

高州市沙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现代种植技术(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282

高州市供销合作社

高州市镇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现代种植技术(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260

    六、与时俱进,拓展空间

    (一)扩大农民培训范围

    针对本地“一乡一品”的经济作物生产格局,开展更多具有特色的农民培训。

    (二)增加合作培训模式

    由于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未来的培训可考虑增加“项目培训+合作社”的模式,把农民培训资源优势与合作社在生产实践、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培训教育与合作社的对接和融合,实施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三)启动现代化培训手段

    随着该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完成和我校远程教育视像室的正式启用,该校将逐步启动农民培训远程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