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人一我十巧发力 力求先行见示范——闽东精神在宁德职业技术学...

人一我十巧发力 力求先行见示范——闽东精神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中闪光

2017-11-21

(于2017年11月13日刊登于中国教育报)

       做任何事情,出发点错了,方向也就偏了。办教育也有出发点的问题。我们是在闽东这块土地上办教育,只能立足于闽东的实际。为了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教育事业,我们必须走一条国家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路子。

——《摆脱贫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20多年前,国家领导人在宁德工作期间写出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扶贫先扶智”的思想,将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就业,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中国教育报》曾在2016年12月以《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振兴闽东高职教育》刊载过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情,艰苦创业,敢于创新,实现“弱鸟先飞”的办学历程。作为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仅有的高职院校,学院肩负着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的责任。全院上下继承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闽东精神,实现了“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在欠发达区域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政产学研用”合作在县域的延伸。

       创立篇:滴水穿石,立足实际求实效

       面对学院地处县级市的各种制约因素,根据学院发展实际和地方区域实际,迫切需要突破办学过程中的各种机制瓶颈。学院经过多方调研,积极探索“县校协同创新”新型办学机制,与所在县级市政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充分整合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将资金、人才、设备、场地、企业等办学要素向学校聚集,通过要素间的协同创新,达到县校共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2013年福安市政府部门唱响企业转型升级号角,学院主动出击,抓住机遇,邀请福安市政府部门多次到学院调研。市院双方经过深入调研和研讨,福安市及各级部门认识到市院合作对福安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意义重大,双方达成了密切合作,深化合作的共识。随后,学院依法制定并完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成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建立健全学校治理结构,推进学校办学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建立市院联席会议制度,并将联席会议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会议制度能按时举行、形成会议纪要并按照会议纪要贯彻落实,切实解决议事问题,落实结果,促进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信任、相互理解和务实合作。成功搭建了县校有效沟通桥梁,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的建设力度。学校党政团结和谐,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的干事创业氛围,为推进“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发展篇:人一我十,精细育人谋发展

        一是推进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精细“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专业建设。学校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系部专业市场调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校企共育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的专业优化调整申报流程,紧贴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动态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推广“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专业与产业对接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学院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左右,其中工科类专业占60%左右,形成与闽东产业需求吻合、先进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等特色鲜明、结构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方案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机电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于2016年8月被评为首批“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商贸服务类专业群2017年5月被评为第二批“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精细“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在2014年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对接闽东主导产业集群,创新实践区域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机电类专业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需要,满足闽东转型升级时期的千亿电机电器产业集群和船舶修造产业集群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一整套改革方案。各专业群结合产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并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实践“真实环境、校企轮岗、工学交替、课岗融合、分段培养”的“现代学徒式”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带徒、工学一体、交替培养、课程定制、弹性授课”的“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导向、层次递进、工学交替、课证融合”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共性考核和个性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教学模式等。

       三是科研创新促教学,精细“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产学结合模式建设。学校不断推进“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深化,建立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之间的新型关系,构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联动机制,培育和提高应用科研能力。2015年获批“机电设备先进制造及新材料加工技术”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2016年“机电设备和绿色冶金新材料加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省高职院校首批8个应用技术协同中心之一。在此基础上,2016年12月与福安市政府部门在铁湖工业园区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公共平台”。县校共同筹建绿色铸造技术研究所、福安市模具开发中心,与福安市裕兴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闽东电机技术创新研究所,依托该平台2017年6月成功申报并获批“福建省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宁德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建设水平,初步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专业群建设和技术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成为福建省高职教育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一大亮点。

       成果篇:力求先行,初见成效报社会

       首先是搭建平台,服务地方社会。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等创新平台,转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方式,坚持“立足本土、反哺本土”的原则,形成“引才聚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深化“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的内涵;同时创新性提出建设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面向社会、服务经济、管理创新、资源共享”的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福安市职业教育综合园区,构筑闽东更大的“政、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协同创新公共平台,并付诸实施。为巩固学校与所在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赢提供了一种有效和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

       其次是教育扶贫,助力经济发展。对接精准扶贫“宁德模式”,实施科技服务“三农”行动计划,对接福安市晓阳镇、福鼎市白琳镇棠园村、霞浦县海岛乡烟台村等3个扶贫点。以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为特色,以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主,实施“3+1”(智力、技术、资金+免费培训提升村干部素质)扶贫工作模式,探索实践对接精准扶贫“宁德模式”。服务贫困家庭子弟,成立宁德市职业院校联盟,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精准培养”;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回乡创业,实现“精准创业”。学院积极承担福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雨露计划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7420人次,年均2473人次。

       再其次是县校融合,共育优秀人才。每年学院和县机关双方互派干部到对方挂职,参与政府部门、学校及重点企业管理等。福安市政府部门对就读学院工科或农科专业的福安籍学生(含“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单独招生考试试点、福安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学生)给予免学费。探索“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的协同育人模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机与电器技术获批为福建省“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并完成福建亚南电机集团、福安市裕兴机械有限公司等多个合作企业的招生人数近百人,提升了县域产业工人的学历层次。

       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在“县校协同创新”办学机制的推动下,学校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更新、学校办学机制探索、“县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治理水平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共享共用机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特别是学校办学吸引力显著提高,招生瓶颈得到突破;学校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根据《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2016年学校总体发展潜力、优势专业、经费收入等主要指标在省内高职院校排名均有明显上升,综合排名从第26名提升到第14名;2016年1月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培育院校,并顺利通过2016年年度考核,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