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大爱房山,有你更精彩 ----房山区残疾人扫盲工作总结

大爱房山,有你更精彩 ----房山区残疾人扫盲工作总结

2016-03-10

   为了贯彻《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逐步实现“减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残联在北京、山西、福建三省选择5个县(市、区)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试点工作,北京市残联将我区作为试点区。2012年我区启动了残疾人扫盲工作。四年来,残疾人青壮年扫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逐步走出一条“认真筛查,落实扫盲对象全覆盖;摸清底数,建立扫盲追踪个人档案;因材施教,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分类施教,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学以致用,搭建生产、生活一体化扫盲新路子。”青壮年文盲率逐年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全区社会各界及残疾人青壮年朋友的认可。现将残疾人青壮年扫盲工作总结如下:

一、扫盲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有力,保障措施有效

四年来,残疾人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了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确保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房山区成立了由房山区主管区长为组长,房山区残联理事长、房山区教委主任、房山区成教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房山区残联副理事长、成教中心副书记及残联教育就业办公室领导为成员的残疾人青壮年扫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和调协扫盲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阶段性计划,定期研究工作,加强检查督导。同时,成立了扫盲工作办公室,配备人员具体负责扫盲工作的具体实施。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了扫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基础保障,体系融合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化成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区、乡、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体系(以成教中心为龙头,23所乡校为骨干,462所村校和122所市民学校为基础,38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达到了成人教育区域全覆盖。同时,也为我们广泛开展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教育服务,我们在成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基础上将区残联工作体系与成人教育网络体系有机融合,构建起房山区残疾人教育培训体系,合力推进教育助残工作。在区、乡镇、村各级成人学校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选派专项负责人,实现了区残联与区成教中心对接、乡镇残联与各乡校对接,村校与残疾服务点对接。残疾人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我区残疾人教育事业覆盖更广,为残疾人青壮年扫盲教育和培训服务工作常态化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性体系保障。

(二)扫盲目标明确,推进工作扎实

 1、摸清底数,制定计划

为了落实中国残联的扫盲目标,做好残疾人扫盲试点区的工作,结合房山区区域发展规划和学习型房山建设进程,制订了《房山区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帮助15-50周岁的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实现脱盲;鼓励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使成人文盲率逐年下降。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各街道乡镇要把扫盲工作列入到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利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做好扫盲工作,建立扫盲工作档案,形成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

为了全面、详细了解房山区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学校与区残联联合对全区23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摸清了全区范围内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基本情况,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全区青壮年残疾人文盲总数1689人,生活能自理的970人,不能自理的719人,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仅218人,其中生活能自理、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人208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接受教育能力的10人。

在全面了解房山区残疾人的分布以后,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先试点,经验成熟后再全面铺开的扫盲工作计划。选定了残疾人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成人学校条件较好的良乡镇和青龙湖镇作为区里的扫盲试点乡镇。并在确定试点乡镇后,对试点乡镇残疾人逐个从认知能力、辨别能力、识字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测试,最后做出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制订了扫盲工作内容。

2、培训师资,打造队伍

中心精心挑选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扫盲教师,并保障每周两次课,从不间断。为提高扫盲课程教学效果,组织开展了阶段性教师培训。

在第一阶段培训中,聘请了房山区原特教中心主任和一位特教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培训教师自身的经历,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只有通过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心,才能使之提升能力。而这些理解和关心绝不仅仅来源于单方,我们要理解残疾人有着比平常人更多的心理需要,例如安全需要、受人尊重需要与人交往需要等。关心要来自于社会教师和学校的共同给予,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促进残疾人朋友“智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阶段培训,采取“外部借力,内部应和”的方法对全区23个乡校的扫盲教师进行了培训,聘请了毕业于北京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房山区特教中心一线教师蔡金月,就成人智障的一般特征、成人智障的教育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使老师们对残疾人扫盲教学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聘请专家培训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扫盲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两个试点乡镇的教师王春艳、李艳丽用一年多的亲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方法、教学心得上也进行了交流,老师们真诚的情感,使参与交流学习的教师受到极大的感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残联的支持下,同力打造具备科研实力的专兼结合的教育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稳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3、阶梯启明,自编教材

扫盲工作没有现成的教材,学校决定组织精干的教师团队编写教材。按照调研、设计、实践、反馈、修改、定稿六步进行了编写。教材编写组成员到北京市海淀区特教中心及房山区特教中心进行实地学习、调研,聘请资深特教专家一起研究,反复论证,确定了教材框架结构,通过资料收集、筛选、整理、编写,经过四稿的修订,历经半年的努力,在2012年9月,完成了第一版的“房山区残疾人青壮年扫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投入教学一线使用。教材使用一年后,针对一线教师反馈的意见,编写组对教材又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具实用性。教材名称从最初朴实的“扫盲教材”变更为更具深意的“阶梯启明”,我们愿意为这些折翼的天使搭建开启智慧、快乐生活的阶梯,教材的封面以“众手捧众心”出现,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关爱,教材编写完成后免费赠送学员进行学习。为使教材更具权威性,市残联聘请专家为教材提供了最终修改意见,为教材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目前,全市残疾人教学都在使用本册教材,2015年,该本教材也在北京市教科院优秀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4、创新模式,送教上门

在四年的扫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们采取了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法来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溶入到课堂中来,借助教具(教师家里小孩子用的记数器,小棍小孩子们看的巧虎光盘,老师们都拿来给学员用,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学习)、教学资料,让学生在资料上圈一圈、画一画、找一找,以巩固教学成果。老师们教他们唱歌,做游戏,他们体会到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编顺口溜增加生活技能训练:青龙湖镇成人学校编写村名串联歌,教学生认村名,他们还带着学生去认站牌,实地教学,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探索出了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为有学习愿望和有学习能力但不能来学校参加集体上课的学员,提供送教上门。青龙湖一名车祸至下半身残疾的孩子,非常渴望学习,但却无法去上课,成人学校老师就送教上门,教会了这个孩子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韩村河镇有一名智力残疾的学员,由于平时上班没有时间,成校的崔老师就等到他下班,去他家里给讲课。崔老师家孩子小没有人带,自己就接上孩子去残疾人家里去上课。蒲洼成人学校有一名学员,在一个农家院工作,只是上午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平时没有时间,成校教师就利用他可以学习的这段时间,到他上班的地方去授课。通过学习,提高了这个学员的岗位工作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实践证明送教上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老师们不怕辛苦,不怕环境脏,认真按时到学员家中上课,学员非常受感动,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二、真心付出奉献,扫盲收效明显

四年的扫盲工作,领导们研究方案、分步实施,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还有真情;老师们编写教材、探索方法,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爱心。

(一)扫除文盲,促进了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1、摆脱文盲,树立自信

通过学习,学员们学会了数数,能够自己去记录工作时间、记录个人家里电话,他们非常自豪,高兴的说:我不再是文盲了,我能自己记工啦,对于文字,虽然他们书写的不够好,却也有惊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告诉他们残疾人有“保障法”,国家专门为他们立的法,并在课堂上鼓励每个人都大胆开口讲话,积极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员自力、自强,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社会一份子,我有存在的价值。另外根据教学需要,学校和老师组织带领学员参观学校附近的景观,使学员们走出了家门,走出了自己的心里,开阔视野,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引发学员生活的兴趣。学习活动为他们生活注入了丰富的色彩和暖暖的阳光,为他们平淡的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激发了学员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上半年蒲洼乡成人学校联合乡残联组织了第一届残疾人朗读大赛,残疾朋友积极踊跃参加,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向社会展示自我。

2、学会知识,促进就业

通过扫盲学习,残疾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残疾人工作单位负责人告诉培训教师,他们书写速度快多了,比原来签字也流畅了。青龙湖镇的残疾人学员,原来只会数几个数,通过学习以后,现在工作的单位里面给外面加工的牙科工具会数了。还有些残疾学员通过学习找到了接收单位,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蒲洼乡东村的隗功明,从小身患小儿小儿麻癖,下肢重残,从小没有上过学,但对知识特别渴望,扫盲班的开办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蒲洼乡的扫盲教师入户教学,每次授课都会给他带一些书,让他阅读。目前,他能够自己认读小说等书籍上的大部分文字,还通过自学进行一些核桃、葫芦、废旧物品等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然后进行出售,2015年十一期间,他制作的核桃制品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被一售而光,收入近6000元。

扫盲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房山区残疾人的就业与创业。

3、懂得生活,学会感恩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学生与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从一开始的不知道说话,现在变得能和教师聊天,给老师倒水。老师每次来上课的时候他们会给老师鼓掌,他们盼望这个时刻,老师每次上课来的时候学生会到校门口去迎接,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被人关注,他们有时候会问,老师,您想我吗?老师会告诉他,非常想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学习,让你们更加幸福。教师的关爱,使学员的心理得到了慰藉,使他们的心强大起来,他们感觉到我们是有人爱的,有人关心的,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多余的,我有生存的价值,我还能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老师们爱的付出,得到了学员们的真情回馈,他们正在慢慢的了解社会、懂得生活,学会感恩。

(二)锻炼教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残疾人扫盲工作没有教材、没有模式,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在四年的教学中,老师们探索方法、编写教材、制作教具、研究心理,经过艰苦的磨练和培训、交流、学习,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水平有显著的提升,在北京市教科院组织开展的教师基本能力竞赛中,老师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自编残疾人扫盲教材《阶梯启明》,从2012年9月起,再版4次,在全市推广使用,2015年,在北京市教科院优秀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三)提升全民素质,促进学习型房山建设

    2012年、2014年我区先后被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公室评为北京市学习型先进区、示范区;2014年,房山区成教中心被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北京市首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 成教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人人参与、人人精彩”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残疾人是我们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学习需求已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他们摆脱文盲,促进了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为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型房山” 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要让残疾人朋友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实现他们的多彩人生。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四年的扫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在扫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经验和教学资源的有限 

虽然经过了近四年的教学,但由于原来没有从事过残疾人扫盲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教师们只是自己摸索着进行教学工作,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待于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还需进一步总结提升,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优化。

2、学员记忆力和接受能力有限

    学员们记忆力较差,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师传授的知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记住,但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环境就会忘记,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举例:“北车营”里面的“北”,在这里认得,在其他地方就不认得了。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然有决心和信心把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搞好,提高他们生活品质,不放弃他们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成教中心将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一如既往的为学员服务,让他们因具备知识而拥有尊严,因具备信心和勇气而自食其力。让我们用知识的传授和爱的传递,为他们的生命注入鲜艳的色彩,在房山这片蓝天下编织梦想,也让房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北京市房山区成人教育中心
                          2016
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