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长沙县概况

长沙县概况

2015-06-05

     

一、长沙县概述

  长沙县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地带,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下辖18个镇(街道),总人口92万。长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这里哺育了黄兴、李维汉、杨开慧、柳直荀、许光达、缪伯英、廖沫沙、田汉等一大批仁人志士,这里还是原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铁映的故乡。
  近年来,长沙县依托京港澳高速、黄花国际机场、武广高铁等区位交通优势,紧紧围绕“三个率先”的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这一发展主线,全面实施“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以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努力把长沙县建设成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2016年,长沙县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凝人心、以项目论英雄,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0.3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工业总产值2417.9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815.9亿元,增长16.3%;财政总收入227.4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8亿元,增长14.8%。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分别跃居第7位、第6位,继续领跑中西部,获评“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二、长沙县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简介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沙县,成立于1992年,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下辖星沙、榔梨、黄花三个工业园。2016年,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111亿元,同比增长16.3%;完成财政总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85家,过10亿元企业19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1家,大中专院校30多家,产业工人近20万,素有“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的美誉,先后获得了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示范区、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等荣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园区形成了以下特点:
    一是立体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地处湖南省会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位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西接长沙市主城区,东连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黄花综合保税区和长沙空港城,北邻湖南省内最大的城市内湖湿地公园——松雅湖湿地公园,南抵长沙黄兴物流基地和国际会展中心经济圈,发展腹地广阔、潜力无限。京港澳高速、长永高速、机场高速、长株高速四条高速大动脉纵横交错,京广铁路、京深高铁、沪昆高铁、渝厦高铁(规划)在此交会,长沙地铁6号线、地铁3号线贯穿全境,中国首条低速磁浮列车联通南北,基本实现了一刻钟到市中心、一刻钟到机场、一刻钟到高铁站、一刻钟到商务区的“十五分钟立体交通圈”,一小时内可覆盖中国中南部三亿人口市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投资开发价值。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领跑湖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其中,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其产值约占全国总量23%、全球总量7.2%,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覆盖率触及全球;以上汽大众、广汽菲克、广汽三菱、日本住友、德国博世等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有望成为园区第一大产业和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整车产能超过100万辆/年,2021年将突破190万辆,形成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此外,园区先后诞生了2位中国首富——梁稳根、周群飞,集聚了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产企业——蓝思科技、全球第一台非电空调生产企业——远大空调、湖南首家工业4.0示范企业——德国博世长沙工厂等,已成为湖南产值最大、发展最快、实力最强、开放度最高、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园区,成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重要驱动力。
    三是坚持招大引强,开放步伐加快。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紧盯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知名企业、重大战略投资项目,每年引进投资过50亿元项目2个以上。持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二次招商、以商招商,鼓励和支持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引导了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广汽三菱、广汽菲克、长丰集团、博世汽车、千山药机等一大批本土实力派企业增资扩股,实现“裂变发展”。注重节会招商,打造了“中国(长沙)工程机械配套件博览会”等一批招商名片。实施招商选资战略,严格执行招商新规,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注重招商项目产出效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借力星沙海关、长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驻区平台,依托埃塞·湖南装备制造合作园区等载体,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建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千山药机等企业先后跨出国门,在欧洲、美洲、非洲、南亚等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四是实施创新引领,发展后劲十足。近年来,园区坚持以“转型、创新、提升”为总揽,依托制造业比较优势,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全面助推三一集团、铁建重工、上汽大众、广汽菲克、远大科技等实现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和管理服务智能化,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4家、省级智能制造车间3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8家,智能制造产业保持省市引领示范地位。依托“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1.5亿元专利驱动发展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三一众创、中部智谷、德普·企业公元、长沙科技新城等一批孵化载体和众创基地,激发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深入实施人才高地战略,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抓紧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工匠型人才,重点打造转型创新发展的智力引擎。截至2016年底,园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参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8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000多人;高新技术规模企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81%,已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五是坚持产城融合,配套环境更优。围绕打造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规划实施好土地利用规划图、产城融合规划图、产业布局规划图、招商引资项目落户规划图“四张蓝图”。启动实施三年品质提升工程,对标国内先进园区标准,进一步健全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综合配套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教育医疗、公交网络、停车场、商贸街区、公租房、公共道路等专项规划,打造园区“四个一刻钟交通网”“三个十分钟公共服务圈”。全面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建成湖南省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加快建设产业工人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活动项目,着力优化企业员工集中居住小区服务管理,重点促进学校、医院、公园、农贸中心、商场、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配套全覆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化平安园区建设,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六是创新体制机制,行政效能一流。坚持区县融合发展理念,实施“区县一体”调度新机制,在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征地拆迁等方面充分发挥区县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体制优势。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实现行政审批效能再提质,率先在全省实施工业项目报建审批免费代办服务,推行“一次告知、全程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效能问责”,行政服务效能位居全省前列。高效益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集团公司市场化运作,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强力保障。深入推进“飞地园区”建设,星沙、黄花、榔梨等托管园区发展迅速,岳阳汨罗产业园、新疆长鄯产业园等“飞地园区”加快推进,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坚持精准服务企业,依托领导联系项目、联点企业、专员督办等机制,将项目协调会、调度会、督查会开到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梳理交办工作任务,全方位帮扶项目(企业)快速成长。创新“机关党支部+企业党组织”互联共建的工作模式,采取“1+N”的联组模式,以联点交流形式服务项目(企业)党组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源头上保障政务环境风清气正。
    2017年,长沙经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瞄准“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新定位,贯彻“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区县融合”发展理念,以转型创新提升为总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力争到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培育百亿级企业10个以上,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2-3个,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努力为长沙县挺进全国五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