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发展现代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

2017-12-07

  那吉镇是一座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方向的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镇。但作为阿荣旗的城关镇,那吉镇的压力一直就没有小过。那吉镇的人口组成中城镇户口占主要部分,只有极少数居民拥有可以规模耕种的农田,农民如果没有土地还算什么农民,那吉镇的居民对于收入的来源都有着迷茫而又焦急的心情,因此努力解决那吉镇居民就业问题成了那吉镇党委政府面对的首要民生问题。

  那吉镇党委书记卢国良说:“没有耕地,没啥了不起,没地咱就创造地,小小菜园也要创奇迹”。在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技术指导下,那吉镇的农民纷纷积极踊跃参与进来,与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同掀起了一场“大棚浪潮“。

在那吉镇农民与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全新的种植技术、现代的管理设备让大伙儿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蔬菜大棚建成后,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而且也为村民提供了不出家门打工就能赚钱的机会。

  崔宝祥,男, 51岁,家住那吉村特色种植园区。是那吉镇的第一批科技示范户。几年来,崔宝祥在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业服务站的技术指导下,从蔬菜的选种到田间管理都有了新的思想转变。几年以前的崔宝祥一直坚持着传统的耕种模式,对于耕种不相信技术,也不讲究方法,收入微薄,生活过得很拮据。在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积极倡导下,终于崔宝祥也投身于这场讲科学讲方法的“大棚热潮”中。如今的崔宝祥已不再是一位普通的传统农民,崔宝祥认识到了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崔宝祥的求知欲。利用空闲时间,加强了对蔬菜种植知识的学习。平时向专家、指导员请教,积极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在科技帮扶的带领下,结合共同探讨所学到的农业知识和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传授的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知识种植蔬菜并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现在那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农户,也经常主动要求要科技帮扶,认识到了科学种田重要性。真正的达到了,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老崔虽然已年过半百可他从不甘心落后,他为了能更好的掌握科学种植蔬菜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使用电脑查找有关的种植蔬菜问题,并敢于大胆的尝试,在春节期间把蔬菜通过真空礼盒进行精美的包装,作为亲戚朋友节日馈赠佳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使蔬菜效益倍增并且供不应求,年产值二十余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

  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思维。那吉镇的农民,用他们创新的思维和勤劳的双手走上了新农村的富裕大道,而这仅仅是那吉镇“大棚浪潮”让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和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把发展以保护地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格局。集中打造了蔬菜产业园区和种植基地,建立了以生产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为投资主体,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的投入机制,努力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健全和完善蔬菜销售网络。

  大棚蔬菜项目的成功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在那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指导帮助下,那吉镇菜农们迅速完成了产业升级,从单一的大棚产业成功转型为多元化农、牧业项目产业。加快特色种植园区建设,抓住全旗打造岭北蔬菜供应基地的有利契机,按照生态立体发展模式,持续抓好温室大棚建设,稳步推进苗木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特色葡萄种植规模,完成那吉村300栋大棚改建任务。大力发展酸菜、酱菜和食用菌加工业,培育打造“菇老爷”品牌,壮大公司实力。引导花农放宽视野,更新品种,实现由传统的草花花苗培育向适合本地气候的绿植苗木转型,扩大市场,提高效益。加大对食用菌种植户的扶持力度,积极为刘峰等种植“花脸”蘑菇的农户申请适当的科研经费。在那吉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完善企业养殖区域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硬化东华组养殖小区路面,安装沼气池和太阳能路灯,建设圈舍围墙和边沟,栽植绿化树木。继续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利用新城区平整的建设用地,实施好2500亩紫花苜蓿种植项目,建设优质牧草基地。扎实抓好食用菌、西顺杂粮产销、天益肉牛养殖、振盛奶牛养殖、康健无公害蔬菜产销等各类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专业大户培育工作。切实加强防疫工作,实现防疫密度100%。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不仅使一些示范户在科学种植蔬菜方面有新的突破和收获,也提高了周边农户对科技的认识,增强了农户们致富的信心,更使农户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科技才是致富的希望。大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标志着那吉镇的人民群众由传统农民向科技生产型农业人才的成功转型,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指日可待。